[发明专利]车门锁有效
申请号: | 201210316573.6 | 申请日: | 2012-08-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3075054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5-01 |
发明(设计)人: | 横田佳明;片川峰孝 | 申请(专利权)人: | 三井金属爱科特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E05B65/12 | 分类号: | E05B65/12 |
代理公司: | 北京信慧永光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90 | 代理人: | 陈桂香;武玉琴 |
地址: | 日本神***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车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车门锁装置,该车门锁装置包括用于检测锁紧位置的检测开关。
背景技术
车门锁装置包括:底座构件,该底座构件固定在门上;锁,当门关闭时,该锁与车体的锁扣(striker)啮合;锁检测开关,用于检测锁的转动位置;以及棘爪(ratchet)检测开关,用于检测棘爪的转动位置。如JP2004-116042A中所述,锁检测开关检测该锁的半锁紧位置以驱动马达,从而将锁从半锁紧位置转向全锁紧位置,并迫使门从微开状态转为全闭状态。
然而,在上述的车门锁装置中,需要通过例如螺栓这样的连接装置将检测开关固定至预定位置。也需要提供用于将检测信号从该检测开关提供至外部的配线(wire harness),连接检测开关的效率很低。
发明内容
考虑到上述不利之处,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车门锁装置,该车门锁装置不用配线就能够使检测开关被更有效地连接。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发明门锁装置的正视图。
图2是是根据本发明门锁装置的俯视图。
图3是是根据本发明门锁装置的立体图。
图4是根据本发明门锁装置的分解立体图。
图5是移除了背板的啮合单元的俯视图。
图6是移除了主体和背板的全锁紧状态下啮合单元的俯视图。
图7是移除了主体和背板的半锁紧状态下啮合单元的俯视图。
图8是啮合单元的主要部分的立体图。
图9是啮合单元的主要部分的分解立体图。
图10是啮合单元的主要部分的俯视图。
图11是主体和端子板(terminal block)的立体图。
图12是端子板的立体图。
图13是检测开关的时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将对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进行如下描述。
门锁装置1布置在提升式门(liftgate)(未示出)的下端,该提升式门在上端通过铰轴(未示出)可枢转地连接至车体的后部,从而可以垂直地打开或关闭。门锁装置1包括:啮合单元2,在图6和图7中,该啮合单元2与安装至车体的锁扣S啮合,从而使提升式门保持在关闭状态;以及操作单元3,该操作单元3提供:关闭功能,其中,操作单元3使啮合单元2从提升式门未彻底地关上的半锁紧状态电转换至提升式门完全关闭的全锁紧状态;释放功能,该释放功能用于释放啮合单元2的啮合,从而使提升式门能够打开。
啮合单元2包括:金属盖板4,该盖板4用螺栓(未示出)安装至提升式门的下端以形成底座构件;金属背板5,该背板5在盖板4上,且用盖板4固定至提升式门;合成树脂主体6,该主体6固定在盖板4和背板5之间,从而和盖板4一起形成底座构件;锁7以及棘爪8,锁7以及棘爪8可枢转地安装在盖板4的上表面和主体6的下表面之间;合成树脂端子板10,在图10中半锁紧传导板9A、全锁紧传导板9B以及棘爪传导板9C通过立式成型(insert molding)形成在端子板10中;半锁紧检测开关11和全锁紧检测开关12,其可检测锁7的转动位置;棘爪检测开关13,其可检测棘爪8的转动位置;以及锁杠杆14,其可与锁7一起旋转。
盖板4在支撑主体6的底座41的每一侧具有安装部42、42。在底座41的中间,形成有锁扣啮合槽411,当提升式门关闭时,锁扣S进入锁扣啮合槽411。在每一个安装部42中具有安装孔421,将盖板4固定至提升式门的螺栓(未示出)布置在该安装孔421中。
背板5包括:底座51以及安装部52、52,该底座51夹住主体6的上表面。该安装部52、52位于底座51的每一侧,且布置在盖板4的安装部42上表面上。底座51与安装部52、52模制成一体。在每一个安装部52、52中,形成具有内螺纹的孔521,该孔521与向上的螺栓(未示出)啮合,从而将盖板4固定至提升式门。
在图11的主体6中一体形成有:锁扣啮合槽61,该锁扣啮合槽61向前和向下开口,且与盖板4的锁扣啮合槽411重叠;圆柱形支撑部62,该圆柱形支撑部62在锁扣啮合槽61的右边垂直地延伸;圆柱形支撑部63,该圆柱形支撑部63在锁扣啮合槽61的左边垂直地延伸;弧形开口65、66,如图5所示的弧形开口65、66围绕在圆柱形支撑部63的周围;槽盖67,该槽盖67包围锁扣啮合槽61;用于向上突起的端子板10的右定位突起68和左定位突起69;以及爪6a-6c,其向上突起且与端子板10啮合,从而将端子板10保持在主体6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三井金属爱科特株式会社,未经三井金属爱科特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31657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估测电池的方法与系统
- 下一篇:定影装置及记录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