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个高粱蜡质合成调控基因及其在拟南芥植株中的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210316402.3 | 申请日: | 2012-08-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3667306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3-26 |
发明(设计)人: | 谢晓东;孙守钧;包曙光;罗峰;丁博;傅扬;王锐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农学院 |
主分类号: | C12N15/29 | 分类号: | C12N15/29;A01H5/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00384 天津市***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个 高粱 蜡质 合成 调控 基因 及其 拟南芥 植株 中的 应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基因工程领域,涉及一个高粱蜡质合成调控基因,还涉及该基因在模式植物拟南芥中的应用。
背景技术
植物表皮细胞的外面有一层结构,称为角质层。角质层为网状结构,有蜡质填充其间,这些填充在角质层网状结构内的蜡层被称为内蜡质层;在角质层外形成只有蜡质成分的结构,为外蜡质层,外蜡质层一般会形成自我组装的蜡质晶体。研究表明:被蜡质填充的角质层能够降低通过植物表面的水分散失,提高植物的抗旱性。角质层还在防止紫外线辐射伤害、抵抗病虫害的侵入方面起重要作用,此外,角质层的蜡质含量与花粉育性和一些农艺性状表现有关。
为获得能显著提高农作物蜡质含量的基因,我们选用了蜡质含量较高的高粱为材料,进行蜡质合成相关基因的克隆。高粱属于禾本科,高粱属,1年生草本,植株表面常覆有明显的蜡质成分,使其具有广泛的适应性和较强的抗逆能力,是用于蜡质相关优良基因鉴定的理想材料。我们以拟南芥中调控蜡质合成的基因WIN1的序列为参考序列,克隆了高粱中的相应同源基因,命名为SbWIN1,并通过基因工程操作,将其转到拟南芥中,并处于组成型超表达启动子35S的控制下。表型鉴定的结果表明,转基因拟南芥的叶片的蜡质含量明显增加,叶片有光泽。采用扫描电镜对其进行深度形态学扫描,结果表明,叶片表面的蜡质晶体成分明显增多,高粱SbWIN1基因具有显著提高植物表面蜡质成分的能力,是进行农作物蜡质性状改良的一个重要候选基因。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个高粱蜡质合成调控基因,以及该基因在拟南芥蜡质成分性状改变中的应用。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一个高粱蜡质合成调控基因,其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
AUGGUACAGCCAAAGAAGUUUCGUGGAGUCCGGCAGCGCCACUGGGGUUCCUGGGUCUCCGAGAUCAGGCAUCCCC
UCCUUAAGAGGAGGGUCUGGCUGGGCACCUUCGAGACCGCUGAGGAGGCAGCGAGAGCAUAUGACGAGGCUGCCGU
GCUGAUGAGCGGCCGCAACGCCAAGACCAACUUCCCGGUCCAAAGGAGCAGCACAGGGGAGCCAACCCCAGCUGCG
GGAAGGGACGCUCACAGCAACGCCGGCAGCGGCUCCUCUACCGCCAACCUGUCCCAGAUUCUCAGUGCGAAGCUCC
GCAAAUGCUGCAAGGCGCCAUCGCCCUCCCUGACCUGUCUCCGCCUUGACCCUGAGAAGUCCCACAUUGGUGUUUG
GCAGAAGCGUGCAGGAGCCCGUGCUGACUCCAACUGGGUCAUGACCGUGGAGCUCAACAAAGGUGCAGCAUCCACU
GAUGCUGCAUCACAGUCCACAUCAGCAACAACUGCUCCACCAGCCACCCCGAUGGAUGACGAGGAGAGGAUCGCCC
UGCAAAUGAUCGAAGAGUUGCUGAGCAGCAGCAGCCCAGCUUCACCCUCGCACGGAGAUGACCAAGGUCGCUUCAU
CAUCUGA
SEQ ID NO:1
所述基因根据拟南芥AtWIN1基因的序列,通过同源序列比对获得高粱的SbWIN1基因序列,通过扩增、连接、植物转化等分子生物学操作而获得。具体如下:
采用生物信息学的方法,获得SbWIN1基因序列。利用PRIMER5设计引物用于扩增开放阅读框序列。提取高粱BTX623茎秆的RNA,将1μg的RNA逆转录为cDNA作为扩增的模板备用。用设计的特异引物进行扩增。将扩增的产物连接到克隆载体上。转入大肠杆菌,筛选阳性的进行测序,获得SEQ ID NO:1所示的基因序列。
将上述克隆到的基因连接到超表达载体,采用农杆菌介导转化方法,获得转基因拟南芥植株。结果表明转基因拟南芥叶片蜡质比普通的要厚,叶片有光泽。
附图说明
图1野生型拟南芥;
图2是含有本发明序列表中序列1基因的拟南芥;
图3野生型拟南芥的扫描电镜图;
图4是含有本发明序列表中序列1基因的拟南芥电镜扫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以高粱的茎秆作为试验材料详细说明制备方法。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农学院,未经天津农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31640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以手机为控制终端的无线智能洗衣机
- 下一篇:一种植物秸秆肥料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