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连接器有效
申请号: | 201210315815.X | 申请日: | 2012-08-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2969613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3-13 |
发明(设计)人: | 久米健太 | 申请(专利权)人: | 日本航空电子工业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H01R13/635 | 分类号: | H01R13/635;H01R13/639;H01R12/71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21 | 代理人: | 吴敬莲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连接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可连接到诸如用户识别模块(SIM)卡的连接器。
背景技术
通常,这种类型的连接器具有弹出机构以从连接器弹出物体(例如,卡或容纳卡的托盘)。例如,在JP-A2010-129307、US 2009/0267677A或US2008/0165508A中公开了上述连接器,所述申请的内容在此并入供参考。
JP-A2010-129307的连接器包括弹出机构和接收部(参见图20)。弹出机构由移动部、凸轮从动件和螺旋弹簧构成。移动部设有心形凸轮、锁定部和被接收部。当卡插入连接器中时,移动部与卡一起移动以被保持在保持位置(图20所示的位置)处。当拉动保持在该保持位置处的移动部时,被接收部被接收部容纳并通过接收部被止动,使得防止卡被强制移除。当将卡推入到连接器中时,移动部被从保持位置释放以被螺旋弹簧推动,使得卡被弹出。
除了上述弹出机构之外,使用另一种类型的弹出机构。例如,US2009/0267677A中公开的电子设备包括连接器和弹出机构(参见图21)。电子设备和托盘形成有对应于彼此的孔。弹出机构的一部分被通过孔插入的销推动,使得插入连接器中的托盘被弹出。除了类似于US 2009/0267677A的弹出机构的弹出机构之外,US 2008/0165508A中公开的电子设备包括保持构件(参见图22)。保持构件被构造成通过弹性力保持托盘。
然而,需要相对大量的构件来形成JP-A 2010-129307中公开的弹出机构。虽然US 2009/0267677A或US 2008/0165508A中公开的弹出机构能够由相对较小数量的构件形成,但是弹出机构不是形成在连接器中,而是形成在连接器的外部。此外,US 2009/0267677A的电子设备仅通过摩擦力保持插入的托盘。因此,如果电子设备(尤其是US 2009/0267677A的电子设备)掉落到地面,则冲击可能会容易从电子设备移除托盘。当托盘插入连接器中时,US 2008/0165508A的电子设备的保持构件与形成在托盘上的切口接合。这种接合(即,保持构件的弹性力)保持托盘。因此,可以通过增加弹性力来更加牢固地保持托盘。然而,如果弹性力太强来牢固地保持托盘,则可能需要较大的力来推动销以弹出托盘。另一方面,如果弹性力弱,则可能容易通过冲击来移除托盘。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连接器,所述连接器能够通过相对小的力更加牢固地保持物体并弹出物体,同时连接器包括具有相对小数量的构件的弹出机构。
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连接器,具有防弹出部的对象可沿着插入方向朝向连接器的后端插入连接器中。连接器可沿着与插入方向相反的弹出方向弹出对象。连接器包括可沿着插入方向移动的弹出棒、被构造成由弹出棒操作的弹出杆、可沿垂直于插入方向的宽度方向移动的锁定部、以及止动部。当弹出棒沿着插入方向移动时,锁定部沿着插入方向从锁定位置移动到释放位置,在所述锁定位置处,锁定部在宽度方向上面对止动部,所述释放位置在插入方向上位于止动部与连接器的后端之间。当对象处于该对象插入连接器的插入状态下时,对象的防弹出部在插入方向上位于锁定部与连接器的后端之间。当在不操作弹出棒的情况下处于插入状态下的对象沿着弹出方向移动时,防弹出部与锁定部邻接,该邻接使锁定部沿宽度方向移动,并且移动的锁定部容纳在止动部中并通过止动部止动,从而防止对象被弹出。当弹出棒在插入状态下沿着插入方向移动时,弹出杆在弹出方向上推压并移动对象,同时锁定部朝向释放位置移动以与防弹出部邻接,并且与防弹出部邻接的锁定部在不被止动部止动的情况下在宽度方向上移动,使得对象被弹出。
可以通过研究优选实施例的以下说明并参照附图认识本发明的目的并更加全面地理解本发明的结构。
附图说明
图1是显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连接器的立体图;
图2是显示在托盘被插入的插入状态下图1的连接器的立体图;图3是显示图1的连接器的部分分解立体图;图4是显示可插入到图1的连接器中的托盘和可安装在托盘上的卡的立体图,其中通过虚线示出了形成在卡的背面的电节点;图5是显示图1的连接器在连接器的盖被拆卸的状态下的立体图;
图6是显示图1的连接器的壳体的俯视图;
图7是显示图6的壳体的侧视图;
图8是图1的连接器的弹出杆的俯视图;
图9是图1的连接器的弹出棒的俯视图;
图10是显示图9的弹出棒的侧视图;
图11是显示图1的连接器的盖的立体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日本航空电子工业株式会社,未经日本航空电子工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315815.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