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汽车尾气加热暖风系统的水套结构换热器有效
申请号: | 201210315590.8 | 申请日: | 2012-08-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2829653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2-19 |
发明(设计)人: | 臧志成 | 申请(专利权)人: | 无锡市凯龙汽车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8D7/10 | 分类号: | F28D7/10;F28F9/24;F28F9/26;B60H1/20 |
代理公司: | 北京品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332 | 代理人: | 胡彬 |
地址: | 214000 江苏省无锡市惠山区经济开***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汽车尾气 加热 暖风 系统 结构 换热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换热器,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汽车尾气加热暖风系统的水套结构换热器。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的发展,汽车成为了人们日常使用的工具,由于汽车燃油消耗的不断增加和汽车排放问题的加剧,汽车节油和环保问题日益突出,面对有限的石油资源和国家能源战略遇到的威胁与挑战,汽车节能与环保技术已成为汽车技术领域的研发热点,目前,公交车以及大、中型客车的燃料一般是柴油和天然气,大量高温的尾气被排放到大气中,不仅不利于环保,而且白白浪费了大量宝贵的热能。
因此,人们研究开发了各种汽车尾气加热暖风系统,而换热器则是汽车尾气加热暖风系统的重要部件,请参阅图1和图2所示,图1是传统的汽车尾气加热暖风系统的换热器的剖面图,图2是传统的汽车尾气加热暖风系统的换热器的侧视图。
传统汽车尾气加热暖风系统的换热器采用盘管结构,包括壳体10以及设置在壳体10内的排气管11,所述排气管11的两端对应开设有多数个进气孔12和排气孔13,且所述排气管11与壳体10之间设置有盘管腔,所述盘管腔内设置有内、外双层盘管15,所述盘管15内通入水或防冻液,且其两端连接设置于壳体10上的进水接头17和出水接头18,所述排气管11上于开设进气孔12的一端设置有烟门控制部件14,所述壳体10的两端安装盖板16,尾气从进气孔12进入排气管11并从小孔折向进入盘管腔,加热在盘管15内流动的水或防冻液并进入车厢内散热器散热成暖风,加热后的尾气又从排气孔13进入排气管排出机芯。
上述汽车尾气加热供暖系统的换热器加热器机芯一直采用盘管结构,在使用中此结构暖风系统会出现一些问题,如放水不便和放水不尽及换热效率不高。而且而当夏季不需暖风时,可用烟门控制部件14将烟门拉至与轴线平行,尾气从进气孔12进入排气管11而可直接排出加热器。这里有一层问题是,从进气孔12进入排气管11的尾气也有可能从排气管11上的小孔进入盘管腔内的,时间长了,烟门的意义不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汽车尾气加热暖风系统的水套结构换热器,其具有结构简单、成本低、换热效率高以及便于放水的特点,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汽车尾气加热暖风系统的换热器存在的问题。
为达此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汽车尾气加热暖风系统的水套结构换热器,其包括内、外水套,所述内、外水套包括进气端和出气端,且所述内、外水套之间设置有至少一层中间水套,所述中间水套和内、外水套的一端开设有相连通的进水孔,对应于另一端开设有相连通的出水孔,所述内、外水套的进气端之间连接进气盖板,所述内水套与中间水套之间相对于设置进气盖板的另一端连接出气盖板,所述进、出气盖板之间设置紧固部件将各层水套连为一体,所述各层水套与进、出气盖板形成折返或直通的尾气换热通道,所述内水套的进气端设置进气口,所述外水套与其相邻的中间水套的出气端设置出气口。
特别地,所述内、外水套之间设置一层中间水套。
特别地,所述各层水套内设有导流螺环结构,以提高换热效率。
特别地,所述各层水套的进水孔和出水孔之间均通过连通接头连接。
特别地,所述紧固部件包括穿过进、出气盖板的连接螺栓,所述连接螺栓用紧固螺母将各层水套两端与进、出气盖板连接。
特别地,所述各层水套均采用非不锈钢钢板的普通钢板制成。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与现有技术相比所述用于汽车尾气加热暖风系统的水套结构换热器具有以下优点:
1)采用无烟门结构,使换热器的结构更加简单,降低了成本;
2)采用多层水套结构,容易制作、水容量大、便于放水;换热效率高;
3)改善了使用性能,提高了使用可靠性。
附图说明
图1是传统的汽车尾气加热供暖系统的换热器的剖面图;
图2是传统的汽车尾气加热供暖系统的换热器的侧视图;
图3是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1提供的用于汽车尾气加热暖风系统的水套结构换热器的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无锡市凯龙汽车设备制造有限公司,未经无锡市凯龙汽车设备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31559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