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蚀刻握持夹具有效
申请号: | 201210315558.X | 申请日: | 2012-08-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3420616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2-04 |
发明(设计)人: | 陈毓正;吴宗恩;余智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弘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3C15/00 | 分类号: | C03C15/00 |
代理公司: | 隆天国际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72003 | 代理人: | 冯志云;吕俊清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蚀刻 夹具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玻璃边缘强化湿式蚀刻制程所使用的握持夹具,但不限于此种用途。此种握持夹具可增进液体流场均匀度及效率,又不会碰触被蚀刻物边缘,使边缘蚀刻均匀度及良率大大提升,而且又能减少蚀刻后浸泡清洗时间,提升清洗效益又能避免酸液残留。
背景技术
集成电路或面板制程中,以湿式蚀刻除去剩余光阻的传统夹具如图1所示,玻璃片或晶圆等工件104被夹持于夹具102时,至少有四个接触点,使蚀刻不完全,而有残留物留在边缘上,此缺点对面板最为不利。另外,因底部未完全开放,使蚀刻液的流场106不顺畅而有回流108,致使均匀度及酸液流场效率不佳而增加蚀刻时间。
授予Kim等人的美国专利第20040065413号提出一种防止玻璃底板破裂的夹具。具有上框、下框及侧框,停止器(stopper)防止玻璃底板自后部出来。固然可以防止玻璃底板破裂,但玻璃底板边缘仍与夹具接触,且下框使蚀刻液的流场不顺畅,是其缺点。授予Cho等人的美国专利第20060226093及20060226094号提出一种装载显示面板玻璃底板的玻璃夹具,亦有上、下板及侧板,其缺点亦同。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就是提供一种蚀刻握持夹具,以增加蚀刻液的流场顺畅而增进均匀度及效率,减少蚀刻时间。
本发明另提供一种蚀刻握持夹具,使玻璃片或晶圆等工件的边缘不与夹具接触,以将边缘蚀刻干净。
本发明再提供一种蚀刻握持夹具,以方便并容易上、下玻璃片或晶圆等工件。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包括:两个侧板,所述两个侧板分置左、右两侧;多个支持棒,所述多个支持棒连接于所述两侧板;多个夹板,所述多个夹板设置于所述两个侧板之间;至少两个夹板滑棒,所述至少两个夹板滑棒设置于所述两个侧板之间,且穿过所述多个夹板;以及至少一个夹板压棒,设置于所述一个侧板上。
作为优选,所述夹板两侧各设有接触头。
作为优选,所述夹板两侧的接触头各设有至少两个。
作为优选,所述夹板压棒具有螺帽及螺丝,所述螺帽螺接于所述螺丝上。
作为优选,所述两个侧板各具有握持孔。
作为优选,所述两个侧板各具有侧孔。
作为优选,所述两个侧板各具有脚架。
作为优选,进一步包括有一保护外壳,所述蚀刻握持夹具置于所述保护外壳内。
作为优选,所述保护外壳具有两个外壳侧板,所述两个外壳侧板上设有握持孔,所述底板上有泄液孔。
作为优选,所述多个支持棒连接于所述两侧板的四角处。
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的效果:
本发明以侧板、支持棒、夹板、夹板滑棒及夹板压棒组成一蚀刻握持夹具,蚀刻液的流场可自下方向上平行通过玻璃片或晶圆等工件,不受阻碍,以增加蚀刻液的流场顺畅而增进均匀度及效率,减少蚀刻时间,且使玻璃片或晶圆等工件的的边缘不与夹具接触,以将边缘蚀刻干净。另可以方便并容易上下玻璃片或晶圆等工件,可置放小于100μm的超薄玻璃片,利于大量生产不会造成破片。
为使能更进一步了解本发明的特征及技术内容,请参阅以下有关本发明的详细说明与附图,然而附图仅提供参考与说明用,并非用来对本发明加以限制。
附图说明
图1为显示以湿蚀刻除去剩余光阻的传统夹具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蚀刻握持夹具的立体图。
图3为本发明侧板的右侧视图。
图4为本发明蚀刻握持夹具的前视图。
图5为本发明蚀刻握持夹具的俯视图。
图6为本发明夹板松开玻璃片或晶圆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夹板夹紧玻璃片或晶圆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夹具浸入蚀刻液时的流场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夹具的保护外壳的立体图。
其中,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102夹具 104件
106蚀刻液的流场 108回流
200蚀刻握持夹具
202侧板 204侧板
206支持棒 208夹板
210螺帽 212螺丝
214夹板压棒 216夹板滑棒
302握持孔 304侧孔
306侧孔 308脚架
602工件 604接触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弘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弘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315558.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