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笔记本电脑智能散热装置与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315423.3 | 申请日: | 2012-08-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2830778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2-19 |
发明(设计)人: | 张超;刘全标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宝龙达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1/20 | 分类号: | G06F1/20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顺天达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17 | 代理人: | 郭伟刚 |
地址: | 518057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笔记本电脑 智能 散热 装置 方法 | ||
1.一种笔记本电脑智能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温度感应装置(1)、风扇驱动控制装置(2)、风扇(3)以及双热管散热模组(4);所述双热管散热模组(4)与CPU接触,用于传导所述CPU的热量;所述温度感应装置(1)传感所述CPU的温度;所述风扇(3)包括由所述风扇驱动控制装置(2)根据所述温度感应装置(1)传感的温度信号分别进行控制的第一风扇(31)和第二风扇(3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笔记本电脑智能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双热管散热模组(4)与所述CPU中的CPU Die接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笔记本电脑智能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双热管散热模组(4)包括第一热管(41)、第二热管(42)、铜块、鳍片以及散热膏;所述第一、第二热管(41、42)由管壳、吸液芯以及端盖组成,内部填充工作液体,一端为蒸发端,另一端为冷凝端;所述双热管散热模组(4)利用弹片锁固,使得所述铜块与所述CPU Die接触,两者之间的间隙采用所述散热膏填满;所述铜块将CPU产生的热量传导至所述第一、第二热管(41、42)的蒸发端,所述第一、第二热管(41、42)的冷凝端将所述热量传导至与所述第一、第二热管(41、42)的冷凝端分别连接的鳍片上;所述鳍片位于第一出风口(301)和第二出风口(302)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笔记本电脑智能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扇驱动控制装置(2)设置在主板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笔记本电脑智能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第二风扇(31、32)分置于所述双热管散热模组(4)的两侧,且处于对着所述双热管散热模组(4)进行对流散热的位置。
6.一种利用权利要求1所述装置的笔记本电脑智能散热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CPU热量通过所述双热管散热模组(4)中的铜块传导至所述第一、第二热管(41、42)中,再传递到所述双热管散热模组(4)中的鳍片上;
(S2)所述温度感应装置(1)检测CPU的温度,并将产生的相应温度信号提供给所述风扇驱动控制装置(2);
(S3)所述风扇驱动控制装置(2)这样控制所述风扇(3)运转:检测到CPU的温度处于低温区域时,控制所述第一风扇(31)运转;检测到CPU的温度在高于低温区域的过渡区域时,控制所述第一风扇(31)转速逐渐增加,同时控制启动所述第二风扇(32)运转;检测到CPU的温度达到高温区域时,控制所述第一风扇(31)和所述第二风扇(32)的转速持续增加。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笔记本电脑智能散热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低温区域是室温以上、60℃以下,所述过渡区域是60℃至75℃之间,所述高温区域是75℃以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宝龙达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宝龙达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315423.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