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内热式蒸发结晶罐无效
申请号: | 201210314055.0 | 申请日: | 2012-08-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3657135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3-26 |
发明(设计)人: | 丁建人 | 申请(专利权)人: | 丁建人 |
主分类号: | B01D9/02 | 分类号: | B01D9/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730050 甘肃省*** | 国省代码: | 甘肃;6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内热 蒸发 结晶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技术涉及蒸发结晶设备的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内热式的蒸发结晶罐。
背景技术
蒸发结晶设备广泛应用于果酱、蜜饯、糖浆、乳品、豆浆晶、食用胶等高粘度料液的浓缩,以及应用在制药、精细化工、生物工程等行业中物料搅拌混合、降温冷冻、成品结晶等作用。蒸发结晶罐一般由锅体、锅盖、搅拌器、夹套、传动装置、轴封装置等组成,材质及开孔可根据用户的工艺要求制定。加热形式有电加热、油加热、汽加热、水加热(或冷却)等。夹套形式分为:夹套型和外盘管型。搅拌形式一般有桨式、锚式、框式、螺条式、刮壁式等。高转速搅拌有分散叶轮式、涡轮式、高剪切式、推进器式等,客户可根据工艺选择。传动形式有普通电机、防爆电机、电磁调速电机、变频器等。密封形式有普通填料密封、组合式四氟填料密封、机械密封等。出料形式有球阀、下展阀等。
设备相同组成的产品,所需的最终条件可以通过调整操作参数来达到。搅拌式蒸发器用于高粘性、膏体状或浆状的物料。通常搅拌式蒸发器作为高浓缩器,安排在连续操作的蒸发器下游。搅拌式蒸发器的蒸发速率较低。当蒸发器的尺寸放大时会更不利。在允许的场合,加热面可以通过安装加热盘管来增加。为了得到满意的蒸发速率,蒸发室和沸腾室的温差必须相当高。现有的蒸发结晶器通常手加热面的影响,换热面积较小,且热循环较差,往往会使罐内晶体结晶不均匀,从而影响结晶效率和结晶质量。
结晶罐是物料混合反应后,夹层内需冷冻水或冷媒水急剧降温的结晶设备,其关键环节在于夹层面积的大小,搅拌器的结构形式和物料出口形式,结晶罐体内高精度抛光,以及罐体内清洗无死角的要求来满足工艺使用条件。不同的工艺要求,具有丰富的设计和制造经验,所生产的设备完全符合GMP验证要求。可生产0.3-5m3的结晶罐体。
目前的问题是提供一种新型的蒸发结晶罐,能够增加夹层面积,且在工艺上采用高精度的抛光,来满足实际生产的需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换热面积大、罐内循环好、生产周期短、单罐产量大等特点的内热式蒸发法结晶罐,来解决现有的蒸发结晶罐技术上的不足。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具有以下结构的蒸发结晶罐:
内热式蒸发结晶罐,包括:上封头10、罐体11、下封头14、支座2;其特征在于:上封头10设置在罐体11的正上方,下封头14设置在罐体11的正下方,上封头10、罐体11和下封头14组成一个封闭的空间结构;支座2安装在罐体11的下方两侧;罐体11上还均匀排列有若干视镜5。
所述的上封头10为锥形,其锥体上方设置有圆柱状的气液分离器7;气液分离7的上方一侧还设置有二次蒸汽出口8。
所述的上封头10的锥体上一侧设置有放空管6,另一侧还设置有软水管入口9。
所述的下封头14为锥形,其锥体上设置有下展式放料阀1,相对一侧还设置有凝结水出口15。
所述的罐体11的中间部位还安装有加强筋4。
所述的加强筋4的罐体下方还设置有进料口12。
所述的罐体11的内部下端安装有列管式的加热器13,中间部位安装有搅拌器3。
所述的搅拌器3的一端设置有传动装置16。
所述的上封头10、罐体11、下封头14均采用SUS304不锈钢。
本发明在使用的过程中,先从罐体11的进料口12加入一定量的稀料液,然后启动罐体11下方的传动装置16,从而带动罐体11内的搅拌器3开始工作,同时打开罐体11内的列式加热管13,此时料液一边被加热一边被搅拌,加热蒸汽在管间传热和冷凝,将热量传递给料液。料液被加热沸腾汽化,产生的二次蒸汽和料液在管内高速上升,浓缩液被高速上升的二次蒸汽带动,沿管壁成膜状上升不断被加热蒸发。料液从加热室底部至顶部出口处逐渐被浓缩,浓缩液进入气液分离器7,二次蒸汽从分离室顶部的二次蒸汽出口8排出,冷凝水则从凝结水出口15排出。浓缩液一部分通过循环管,再进入加热室底部,继续浓缩,另一部分达到浓度要求的浓缩液可通过罐体11底部的下展式放料阀1的出口处放出。可从视镜5中观察结晶的整个过程,便于随时加入足量的料液补充料液结晶后的不足。通过加热搅拌蒸发的整个过程,溶液逐渐全部结晶,从下展式放料阀的出口处放出,则完成了一个全封闭式无污染的蒸发结晶过程。
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丁建人,未经丁建人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31405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通讯机箱的通风装置
- 下一篇:汽车发动机冷却水循环制热座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