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带模内标签的塑料容器的制造方法以及用该方法得到的带模内标签的塑料容器有效
申请号: | 201210313901.7 | 申请日: | 2012-08-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3660329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3-26 |
发明(设计)人: | 船户孝;木村和幸;上田隆彦 | 申请(专利权)人: | 优泊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D22/00 | 分类号: | B29D22/00;B29C49/04;B29C49/24;B29C55/12;B29C59/00;B65D1/00;B65D23/08;B65D25/36 |
代理公司: | 北京林达刘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77 | 代理人: | 刘新宇;李茂家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带模内 标签 塑料容器 制造 方法 以及 得到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带模内标签的塑料容器的制造方法。
特别是涉及在采用吹塑成型的中空塑料容器的制造中,在模具内进行容器成型的同时给该容器贴附模内标签而制造带模内标签的塑料容器时,能够抑制因气泡、凸出、凹陷之类的标签、容器的变形产生缺陷品的带模内标签的塑料容器的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塑料容器近来使用了各种各样的尺寸、形状,用于容纳各种各样的液体(例如食用油、液体调味料、饮料、酒类、厨房用洗涤剂、衣料用洗涤剂、洗发剂、理发剂、液体皂、消毒用酒精、汽车用油、汽车用洗涤剂、农药、杀虫剂、除草剂等)并将其流通、陈列、采购、保管、使用。
这些塑料容器通常是具有使用了聚乙烯、聚丙烯、聚酯、聚酰胺等树脂的单层或多个树脂层的容器,通过吹塑成型来制造。
另外,为了明确这些塑料容器内容纳的内容物而设置包含商品名和其它信息的标签。
这些标签多数情况下使用带压敏粘合剂的纸材料或者使用热收缩性薄膜设置在成型后的塑料容器上,标签也可以在塑料容器成型的同时设置在该容器上。
一般先向模具内导入标签、在模具内成型塑料容器的同时在该容器上设置标签的方法称为模内标签工艺。该工艺由于不需要容器成型后的标签粘贴或成型品的中间保管,所以具有能够节省劳力、削减中间品保管空间、可立即出货的优点。
关于模内标签工艺以及使用该工艺的模内标签,可以参照大量文献。
例如,1969年由德国的Rosler等公开了对透明的塑料薄膜施以反转印刷而作为模内标签,通过模内标签工艺将其贴附于塑料容器(专利文献1)。
另外,1989年由美国的Dudley公开了由包含热活化的乙烯共聚物粘合层的共挤出塑料薄膜形成的模内标签(专利文献2)。
另外,1989年由安田公开了对热封性树脂层施以了压花加工的模内标签(专利文献3);1997年由大野公开了热封性树脂层中使用了以乙烯-α-烯烃共聚物作为主要成分的模内标签,该乙烯-α-烯烃共聚物是使用茂金属催化剂使40~98重量%的乙烯与60~2重量%的碳原子数为3~30的α-烯烃共聚合而得到的(专利文献4)。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德国专利第1,807,766号公报
专利文献2美国专利第4,837,075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实开平1-105960号公报
专利文献4日本特开平9-207166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如上述文献所述,主要是对标签的供给侧的模内标签工艺中使用的模内标签进行了改进研讨。
其中,带模内标签的塑料容器至少由模内标签和塑料容器这两个构件构成。为此,在带模内标签的塑料容器的制造工序中,实际面临各种问题,例如气泡(部分膨胀)之类的标签的变形以及凸出(标签贴附部的容器凸起)、凹陷(标签贴附部的容器凹陷)之类的容器的变形等,因标签与塑料容器的复杂相互作用造成的缺陷品的产生,至今无法只通过上述标签的改进而充分地应对,造成模具的临时修正、制品成品率的恶化等制模工(容器制造从业人员)侧的负担。
气泡在塑料容器成型时标签与容器间空气逃逸不充分且标签与容器间的粘接力不充分的情况下发生。气泡使可称为塑料容器脸面的标签的外观显著恶化。凸出或凹陷使塑料容器的容量变化。出现凸出的情况下,尽管内容物是定量的,但相比于其它合格品看起来内容物较少;出现凹陷的情况下,欲填充定量的内容物时,内容物会溢出。任一情况下,均会使塑料容器失去商品价值。
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
本发明人等找到了这些问题发生的原因,尤其是在模内标签的基材中使用了含有聚烯烃系树脂的双轴拉伸树脂薄膜的情况下,标签的收缩变形与容器的收缩变形程度不同成为较大的原因,塑料容器中标签的贴附部与非贴附部之间的变形量产生差异以及标签的贴附部(从截面观察)变形成双金属片(bimetal)的形态,所述标签的收缩变形是伴随薄膜的热历程引发的聚烯烃系树脂的结晶度发展以及薄膜的拉伸应力缓和而产生的,所述容器的收缩变形是伴随塑料容器成型后的结晶度发展而产生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优泊公司,未经优泊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31390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