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可变色的人造革料无效
申请号: | 201210313720.4 | 申请日: | 2012-08-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2852000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1-02 |
发明(设计)人: | 薛进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昆山承宇机电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6N3/12 | 分类号: | D06N3/12;B32B27/08;B32B33/00 |
代理公司: | 苏州广正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34 | 代理人: | 刘述生 |
地址: | 215300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变色 人造革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一种人造革料,尤其涉及一种可随光照强度变化自动变换颜色的人造革料,属于皮革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人造革采用合成材料制成,其优点是:成本低廉、不怕蛀、不易发霉、表面耐水性好;而缺点是:人造革不耐高温、不耐化学物质侵蚀、容易被利器割破。人造革按材质分为:PU皮、PVC皮以及烫金人造革等;按修饰特性可分为:弹力革、擦焦革、仿真皮革、仿绒革、镜面革、擦色革等。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人造革制品的要求越来越高,不仅要求其美观、舒适、实用,而且还期望其具有丰富的功能性。特别是对于年轻人,一成不变的服饰已不能满足年轻人追求时尚的心,他们希望一件衣服能穿出多种风格,能够张显出自己独特的个性。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需求,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可变色的人造革料,该人造革料采用多层结构设计,其中间层的颜色可随着光照强度的变化而发生变化,使服饰具有独特的外观性能,满足了年轻人追求时尚的心。
本发明是一种可变色的人造革料,该人造革料包括表层、中间层和里层,所述的表层为透明的PU薄膜,所述的中间层为变色涂料层,所述的里层为混纺纤维层,所述的中间层与里层之间采用粘胶粘合,粘合方式为点粘合,所述的中间层通过涂覆工艺成型于表层之上。
在本发明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的中间层层采用转移涂覆法成型于在表层之上。
在本发明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的中间层原料由变色微胶囊、增塑糊以及相关溶剂配制而成。
在本发明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的变色微胶囊的外壳可选用聚苯乙烯、聚乙烯醇、聚丙烯酰胺等高分子材料,微胶囊内含光敏变色化合物,微胶囊的平均粒子直径约为20um。
在本发明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的增塑糊的主要成分为糊状聚氯乙烯树脂。
在本发明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的溶剂一般选用浓度为65%-70%的乙醇溶液。
在本发明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的中间层的涂覆厚度约为0.15-0.2mm。
在本发明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的表层为透明的PU薄膜,其厚度约为0.03-0.05mm。
本发明揭示了一种可变色的人造革料,该人造革采用多层结构设计,其层间结合强度高,性能稳定,其中间层内添加的可变色原料,使得中间层的颜色可随着光照强度的变化而发生变化,制得的皮革服饰具有独特的外观性能,满足了年轻人追求时尚的心。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可变色的人造革料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各部件的标记如下:1、表层,2、中间层,3、里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发明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可变色的人造革料的结构示意图;该人造革料包括表层1、中间层2和里层3,所述的表层1为透明的PU薄膜,所述的中间层2为变色涂料层,所述的里层3为混纺纤维层,所述的中间层2与里层3之间采用粘胶粘合,粘合方式为点粘合,所述的中间层2通过涂覆工艺成型于表层1之上。
本发明提及的可变色的人造革料中的中间层2为变色涂料层,该层原料的主要成分及其百分含量配比为:变色微胶囊25%、增塑糊65%,其余为溶剂;其中,变色微胶囊的外壳可选用聚苯乙烯、聚乙烯醇、聚丙烯酰胺等高分子材料,微胶囊内含光敏变色化合物,该光敏变色化合物可以是偶氮类化合物、螺恶嗪化合物、螺吡喃类化合物中的一种,光敏变色化合物通过浸渍工艺进入微胶囊内,制得的微胶囊的平均粒子直径约为20um;增塑糊的主要成分为糊状聚氯乙烯树脂,溶剂一般选用浓度为65%-70%的乙醇溶液,溶剂可在中间层烘干定型时除去。
中间层2的制备过程包括混料、涂料和烘干定型;首先,将变色微胶囊以及增塑糊置于反应釜内,添加定量的溶剂,启动搅拌器,搅拌时间为25分钟;然后,使用刮刀将混合料涂覆于离型纸上,刮刀与离型纸的距离调整为0.25-0.3mm,刮刀的移动速度控制在1-1.2m/s;最后,将离型纸送入烘箱内,温度控制在50℃-60℃,烘烤时间为10-15分钟;制得的中间层2厚度约为0.15-0.2mm。
中间层层采用转移涂覆法成型于在表层之上,首先,将表层1与中间层2完全贴合,然后,通过塑化、冷却处理后,使中间层2与表层1完全结合,并使离型纸从中间层2上剥离,得到变色外层革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昆山承宇机电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昆山承宇机电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31372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