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固体电解电容器有效
申请号: | 201210313661.0 | 申请日: | 2012-08-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3632848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3-12 |
发明(设计)人: | 土屋 昌义;石塚 英俊;堀川 雄司 | 申请(专利权)人: | 尼吉康株式会社;日科能高电子(苏州)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G9/012 | 分类号: | H01G9/012;H01G9/025;H01G9/15 |
代理公司: | 北京律盟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87 | 代理人: | 沈锦华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固体 电解电容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固体电解电容器。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电子设备的高性能化、小型化,考虑到零件的安装密度的模塑芯片(molded chip)零件已成为主流。铝电解电容器也不例外,表面安装(Surfaced Mounting Technology,SMT)的铝电解电容器也被广泛应用。
表面安装技术是新一代电子组装技术,将传统型的电子零件压缩到以前体积的几十分之一,从而实现了电子零件安装的高密度、高可靠性、小型化、低成本以及生产自动化。但是,在铝电解电容器的情况下,通常的表面安装品为立式(统称V芯片),在要求低背的电子设备中存在限制。
作为用以克服上述缺点的技术,提出了在固体电解质层中使用了聚苯胺的卷绕型模塑芯片。但是,为了对圆柱形的卷绕元件进行模塑,而存在卷绕元件直径产生制约,封装后依然占据比较大的厚度空间,难以满足更低背要求的问题。而且,作为第二个问题,存在可将元件形成为较薄的积层构造的模塑芯片式固体电解电容器,但是当形成作为固体电解质层的聚吡咯时,在第一层形成化学聚合膜,使第二层电解聚合,此方法中,电解聚合需要较长时间,进而该电解聚合必需以单层处理且以与积层片数相应的量进行焊接,从而存在耗费工时的问题。
鉴于所述问题,提出了包括如下组件的固体电解电容器:长方体元件,由阳极箔、阴极箔及介于阳极箔与阴极箔之间的隔片(separator)卷绕,进而扁平化为长方体且通过化学聚合形成固体电解质;电极引出端子,连接于元件;以及封装体,封装该长方体元件(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图12(a)是以往的固体电解电容器的示意图,(b)是(a)所示的固体电解电容器中所包括的长方体元件的示意图。
固体电解电容器101包括:长方体的元件110,由阳极箔、阴极箔及介于阳极箔与阴极箔之间的隔片卷绕,进而扁平化为长方体而形成固体电解质;阳极引出端子121及阴极引出端子122,连接于元件110;以及封装体130,封装该长方体的元件110。阳极引出端子121从元件110的一端面110a露出且与引线框140连接。阴极引出端子122从元件110的另一端面110b露出且与引线框140连接。
根据专利文献1记载的固体电解电容器,可满足更低背要求,可抑制工时增加。进而,和以往的钽电容器相比,无需使用银或钽等贵金属,所以可实现低成本化。
[背景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申请公开第101527203号说明书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问题]
然而,在专利文献1记载的固体电解电容器中,如图12(a)、(b)所示,连接于阳极箔的阳极引出端子121与连接于阴极箔的阴极引出端子122以卷芯110c(单点链线)为中心而配置在两侧(对称),所以在元件110的厚度方向上,阳极引出端子121的位置(高度)与阴极引出端子122的位置(高度)有较大不同。但是,在固体电解电容器101中,通常在由树脂密封元件110而形成封装体130时,必需使从封装体130露出的引线框140的高度一致。因此,在专利文献1记载的固体电解电容器中,通过对引线框140实施弯曲加工而设置阶差140a,在引线框140与阴极引出端子122的连接位置,必需调整引线框140的高度,从而存在制造工序繁琐的问题。
而且,如果在引线框140上设置阶差140a,则该阶差部分也必需由树脂密封,因此必然需要缩短电极箔(例如阳极箔)的宽度。因此,存在电容器的静电电容受到限制的问题。
针对所述问题,本发明者提出了如图13所示的固体电解电容器。
图13(a)是表示本发明者之前提出的固体电解电容器的一例的示意图,(b)是(a)所示的固体电解电容器中所包括的长方体元件的示意图。另外,在图13中,对与图12所示的构成相当的构成,标注与图12相同的符号。
在图13所示的固体电解电容器101′中,与图12所示的固体电解电容器101不同的是,阳极引出端子121及阴极引出端子122双方相对于元件110的卷芯110c配置在单侧(图中下侧)。因此,可减小阳极引出端子121与阴极引出端子122的高度差,而无需在引线框140上设置阶差140a(图12)。其结果,可省略引线框140的弯曲加工,所以可解决制造工序的繁琐化。而且,由于可消除引线框140的阶差140a(图12),所以可扩大电极箔的宽度(面积)。因此,可使电容器的电容值增加。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尼吉康株式会社;日科能高电子(苏州)有限公司,未经尼吉康株式会社;日科能高电子(苏州)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31366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压力行程开关的改进结构
- 下一篇:钢筋送进机构中的弹性组合压紧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