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连接器及其组装方法和使用该电连接器的电子装置无效
| 申请号: | 201210313366.5 | 申请日: | 2012-08-29 |
| 公开(公告)号: | CN103208691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7-17 |
| 发明(设计)人: | 薛志煜 | 申请(专利权)人: | 艾恩特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立信杰(东莞)精密模具制造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1R13/24 | 分类号: | H01R13/24;H01R13/40;H01R13/46;H01R43/20 |
| 代理公司: | 中国商标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11234 | 代理人: | 宋义兴;曾海艳 |
| 地址: | 中国台湾台北市***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连接器 及其 组装 方法 使用 电子 装置 | ||
1.一种电连接器,其用于电性连接一对接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该电连接器包括:
第一组端子,该第一组端子具有一对第一差动讯号端子及一对第二差动讯号端子;
第二组端子,该第二组端子具有一对第三差动讯号端子,该第一组端子及该第二组端子的每一端子皆具有一弹性接触区及至少一弹性支撑区,该至少一弹性支撑区连接该弹性接触区;以及
一绝缘本体,该绝缘本体具有一座部及一对接部,该对接部从该座部向外延伸至一末端,并于该对接部上形成一对接面以对应该对接电连接器的连接,且该绝缘本体形成数个第一组端子槽道及数个第二组端子槽道,以分别配置该第一组端子及该第二组端子,使该第一组端子的弹性接触区及该第二组端子的弹性接触区分布于该对接部的对接面上,其中该第一组端子的弹性接触区的分布位置较该第二组端子的弹性接触区的分布位置接近该对接部的末端,
其中该第一组端子的至少一弹性支撑区产生对应的弹性变形,以提供该第一组端子的弹性接触区需要的弹性,该第一组端子的弹性接触区弹性移动于该第一组端子槽道中。
2.如权利要求第1项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当第一组端子槽道配置上述第一组端子时,该第一组端子的至少一弹性支撑区位于该第一组端子槽道内,且该至少一弹性支撑区连接该弹性接触区之处形成至少一个弯折。
3.如权利要求第2项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该第一组端子的至少一弹性支撑区包括一第一弹性支撑区及一第二弹性支撑区,该第二弹性支撑区预先受压及抵接于该第一组端子槽道的槽壁上,以及该至少一个弯折包括一第一弯折及一第二弯折,该第一弯折形成于该第一弹性支撑区与该第一组端子的弹性接触区之间的连接处,以及第二弯折形成于该该第一组端子的第二弹性支撑区与该弹性接触区之间的连接处。
4.如权利要求第1项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该第一组端子的每一弹性接触区的其中一侧边向外延伸以形成至少一翼片区,以及该绝缘本体的每一第一组端子槽道的至少一内侧壁形成至少一挡块以对应该至少一翼片区,当该第一组端子容置于该对应第一组端子槽道时,该对应第一组端子槽道的至少一挡块用于阻挡该第一组端子的至少一翼片区移动,进而限制该第一组端子的弹性接触区的向上或向下弹性移动距离。
5.一种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其包括:
第一组端子,该第一组端子具有一对第一差动讯号端子及一对第二差动讯号端子;
第二组端子,该第二组端子具有一对第三差动讯号端子,上述第一组端子及第二组端子的每一端子皆具有一弹性接触区及至少一支撑区,该至少一支撑区连接该弹性接触区;以及
一绝缘本体,该绝缘本体具有一座部及一对接部,该对接部从该座部向外延伸至一末端,并于该对接部上形成一对接面,且该绝缘本体形成数个第一组端子槽道及数个第二组端子槽道,以分别配置该第一组端子及该第二组端子,使该第一组端子的弹性接触区及该第二组端子的弹性接触区分布于该对接部的对接面上,其中该第一组端子的弹性接触区的分布位置较该第二组端子的弹性接触区的分布位置接近该对接部的末端,且该第一组端子的弹性接触区以该弹性接触区与至少一支撑区之连接处为支点作弹性移动于该第一组端子槽道中。
6.如权利要求第5项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当该第一组端子槽道配置该第一组端子时,该第一组端子的弹性接触区位于该第一组端子槽道内且与该至少一支撑区的连接处形成至少一个弯折。
7.如权利要求第5项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该第一组端子的至少一支撑区的一部份固定于该第一组端子槽道中。
8.如权利要求第5项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该第一组端子的每一弹性接触区的其中一侧边向外延伸以形成至少一翼片区,以及该绝缘本体的每一该第一组端子槽道的至少一内侧壁形成至少一挡块以对应该至少一翼片区,当该第一组端子容置于该对应第一组端子槽道时,该对应第一组端子槽道的至少一挡块用于限制该第一组端子的至少一翼片区朝一垂直方向的移动,进而限制该第一组端子的弹性接触区的向上或向下弹性移动距离,且该至少一挡块还可用于限制该第一组端子的至少一支撑区朝一水平方向的移动。
9.一种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电子装置包括一种如权利要求第1或5项所述的电连接器。
10.一种电连接器的组装方法,其特征在于,其包括:
组装第一组端子至一绝缘本体的数个第一组端子槽道中,其中该绝缘本体具有一座部及一对接部,该对接部从该座部向外延伸至一第一末端且该对接部形成一对接面,该第一组端子具有一对第一差动讯号端子及一对第二差动讯号端子;以及组装第二组端子至该绝缘本体的数个第二组端子槽道中,该第二组端子具有一对第三差动讯号端子,其中该第一组端子及该第二组端子的每一端子皆具有一弹性接触区及至少一支撑区,该至少一支撑区连接该弹性接触区,且该第一组端子的弹性接触区分布于该对接部的对接面上,以及该第一组端子的至少一支撑区使该第一组端子的弹性接触区弹性移动于该第一组端子槽道中,以及第二组端子的弹性接触区分布于该对接部的对接面上,而该第一组端子的弹性接触区的分布位置较第二组端子的弹性接触区的分布位置接近该对接部的第一末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艾恩特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立信杰(东莞)精密模具制造有限公司,未经艾恩特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立信杰(东莞)精密模具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313366.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纸箱生产装置出料机构
- 下一篇:一种环保茶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