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特色茶叶制造技术无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210313106.8 申请日: 2012-08-24
公开(公告)号: CN102813015A 公开(公告)日: 2012-12-12
发明(设计)人: 段成鹏;肖长顺;黄海波;李明军;陈志龙 申请(专利权)人: 陕西鹏翔茶业有限公司
主分类号: A23F3/06 分类号: A23F3/06
代理公司: 暂无信息 代理人: 暂无信息
地址: 723500*** 国省代码: 陕西;6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特色 茶叶 制造 技术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茶叶制造领域。

背景技术

北方绿茶产区,茶叶产品结构单一,以名优绿茶为主,生产期短,不但茶树资源利用率低,且不能满足大众多元化消费需求。与本发明最相关最接近的是条形红茶制造技术,如云南“滇江”、安徽“祁红”、湖南“湘红”、四川“川红”,以及河南的“信阳红”等,现在所采取的工艺方法是:茶树鲜叶——萎凋——揉捻——发酵——干燥。其品质特点一般是:外形条索紧细,色泽乌黑油润,内质香气高锐持久,滋味醇浓鲜爽,汤色红艳或红亮,叶底红明软亮匀整。因地域和级别不同,其外形内质稍有差异。主要缺点是对茶树品种、地域、加工设备等要求严格,适应低纬度的南方茶区生产。而北方绿茶区按此工艺方法制造,因茶树品种、光照、温湿度及制造设备等差异而导致发酵困难,所制红茶叶底花青,青草气明显,滋味苦涩或淡薄,品质不高,难以推广。

现有专利检索,四川红茶的加工方法(申请号:200910164316),其特征是:将采摘的单芽或者一芽一叶初展嫩梢的鲜茶叶经过萎凋、揉捻后进行发酵,发酵后的茶叶经微波脱水和做形,再簸拣回潮和烘干后即得成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丰富茶叶产品花色,提高资源利用率和附加值,解决绿茶区制造红茶时发酵困难的技术问题,提高茶叶内在品质。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将茶鲜叶原料通过萎凋、揉捻、发酵、初烘后,进行闷堆,

所述的闷堆是当初烘叶摊晾至50℃左右时,装入布袋也可直接堆集起来,稍加压实并用湿布覆盖,保持叶温40℃-50℃之间,时间2-3小时,

然后再经及时复烘、足干提香,制造出别具特色的茶叶新产品。

本发明技术原理是:

茶树鲜叶通过萎凋提高叶内多酚氧化酶等各种酶的活性,为发酵奠定基础,散失水分便于揉捻成形。揉捻是叶细胞损伤,茶汁外溢,利于发酵,并增强茶汤滋味,塑造外形。发酵是利用酶的活性促进叶内各种物质发生复杂的化学变化,达到产品设计要求的品质特点。初烘是利用高温抑制或钝化酶的活性,固定品质,散发水分。闷堆是利用湿热作用和非酶性氧化作用,进一步促进叶绿素、多酚类等内含物质转化,去除茶叶中的青草气和苦涩味,丰富内含物质种类,协调比例,使香气高雅持久,滋味醇厚绵滑回甘,汤色橙红明亮,叶底红中带黄似花朵,改善和提高了品质。复烘和足干,进一步发展香气滋味,充分干燥便于贮藏。

本发明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

本发明的最大优点是不受茶树品种、地域、自然条件、季节和制茶设备制约,一般茶区均可生产。工艺技术容易掌握,生产量可大可小,依市场需求和加工能力而定。品质独特、新颖,饮用和观赏价值兼备,有利于市场推广,开发潜力大。效果是既丰富了茶叶产品种类,满足大众多元化消费需求,又可提高茶树资源利用率和产品附加值,从而促进农民增收和茶产业发展。

本发明茶叶产品外形条索紧细,色泽乌润,毫尖金黄,内质香气高锐持久,具甜花香,滋味醇厚绵滑回甘,汤色橙红明亮金圈显,叶底红中带黄,细嫩匀整似花朵。

本发明技术创新点

1、本发明的产品初制工艺与传统红条茶初制工艺相比,在发酵工序之后增加了“闷堆”工序,有效解决了北方绿茶产区制作红茶发酵困难而产生的青草气和苦涩味重的问题。

2、中国六大茶类中,绿茶为完全不发酵茶,红茶为完全发酵茶,其余茶类均介于两者之间,黄茶、黑茶初制采用先绿后红的做法,青茶、白茶则采用先红后绿的做法。该茶引入黄茶初制中独有“闷堆”技术,从工艺讲属先红后黄的做法。

3、本发明制造的茶叶别具特色,近似于红茶,但又不同于红茶,这与“闷堆”工序有直接关系。由于发酵程度轻于传统红茶,经“闷堆”内含物质发生复杂变化,然后通过干燥固定和发展品质,形成独有的品质特点。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将红茶初制中的关键工艺技术与黄茶初制中的独有工序紧密结合,形成新的茶叶制造工艺技术,即:鲜叶——萎凋——揉捻——发酵(不完全发酵)——初烘——闷堆——复烘——足干提香,从而制造出别具特色的茶叶新产品。具体详述如下:

1、鲜叶要求

特级茶鲜叶原料以一芽一、二叶为主,其中一芽一叶占50%以上,一芽二叶占50%以下。

一级茶鲜叶原料以一芽二、三叶为主,其中一芽二叶占60%以上,一芽三叶及对夹叶40%以下。鲜叶要求细嫩匀齐完整,新鲜洁净。鲜叶进厂时分级验收,分级管理,分级付制。

2、初制技术

(1)初制工艺

鲜叶——萎凋——揉捻——发酵——初烘——闷堆——复烘——足干提香。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陕西鹏翔茶业有限公司,未经陕西鹏翔茶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31310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