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多缸曲轴压装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10312221.3 | 申请日: | 2012-08-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2794633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1-28 |
发明(设计)人: | 刁建民;刘树滋;冷建叶;崔树静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德盛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P19/02 | 分类号: | B23P19/02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魏晓波 |
地址: | 266705 山东省青岛市***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曲轴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曲轴压装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多缸曲轴压装装置。
背景技术
曲轴是引擎的主要旋转机件,装上连杆后,组合为曲轴连杆总成,用来将连杆的上下(往复)运动变成曲轴的循环(旋转)运动。曲轴是发动机上的一个重要的机件,主要有两个组成部位:主轴颈,连杆颈。主轴颈被安装在缸体上,连杆颈与连杆大头连接,连杆小头与汽缸活塞连接,是一种典型的曲柄滑块机构。曲轴的旋转是发动机的动力源也是整个机械系统的源动力。在实际应用过程中为实现一定的动力效果,需将多个曲轴进行压装联接。
对于单缸曲轴的压装来说,现有技术中有一定的经验,但是多缸曲轴的压装相比于单缸曲轴的压装进一步存在了单缸曲轴压装中所没有的相位角的问题,多缸曲轴压装后相位角公差要求不超过30′,因而单缸曲轴的压装经验难以解决多缸曲轴压装过程中相位角的问题,是多缸曲轴压装技术的一个空白。
综上所述,在多缸曲轴压装过程中,如何达到多缸曲轴压装后所要求的相位角的公差标准,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多缸曲轴压装装置,满足多缸曲轴压装后相位角的公差不超过30′的要求。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多缸曲轴压装装置,用于将多缸曲轴压装在一起,包括:
底座;
设置于所述底座上的下压模,所述下压模上设置有用于与连杆小头孔配合的第一定位销;
用于与压合机相连的模柄座;与所述模柄座相连,且与下压模相对布置的上压模,所述上压模上设置有第二定位销,所述第一定位销与第二定位销之间呈预设相位角。
优选的,还包括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
所述下压模上设置有第一挡销,所述上压模上设置有第二挡销;
所述第一挡板的一端具有用于与连杆大头配合的第一卡槽,另一端具有与所述第一挡销配合的第一定位孔;
所述第二挡板的一端具有用于与连杆大头配合的第二卡槽,另一端具有与所述第二挡销配合的第二定位孔。
优选的,还包括设置在下压模上的导柱,所述上压模可滑动地设置于所述导柱上。
优选的,所述导柱为两根,且呈对称地设置于所述下压模上。
优选的,所述导柱上安装有限制压合位移的限位套。
优选的,所述上压模上设置有上模板,所述模柄座与所述上模板相连。
优选的,所述上模板与所述上压模上设置有与所述导柱滑动配合的滑孔。
优选的,所述下压模及所述上压模的中心分别设有供曲轴连杆总成伸入,且轴线重合的孔。
优选的,所述上压模上装有固定第二挡板的磁铁。
优选的,所述磁铁为永久磁铁。
相对上述背景技术,本发明所提供的多缸曲轴压装装置中,在所述上压模和下压模上分别设置的相互间成一定相位角的第一定位销和第二定位销,通过第一定位销和第二定位销来分别定位两个连杆,解决了在单缸曲轴压装经验中无法解决的多缸曲轴压装后不能满足相位角公差要求的这一问题,使多缸曲轴压装后的相位角公差达到不超过30′的要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多缸曲轴压装装置压合第一曲轴连杆总成和第二曲轴连杆总成时的状态示意图;
图2为第一曲轴连杆总成的示意图;
图3为第二曲轴连杆总成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多缸曲轴压装装置压合第三曲轴连杆总成和第二曲轴连杆总成时的状态示意图;
图5为图4沿A-A线的剖视图;
图6为第三曲轴连杆总成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核心在于提供一种多缸曲轴压装装置,以满足多缸曲轴压装后相位角的公差不超过30′的要求。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如图1所示,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多缸曲轴压装装置压合第一曲轴连杆总成和第二曲轴连杆总成时的状态示意图.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多缸曲轴压装装置,用于将多缸曲轴压装在一起,包括底座1、下压模2、模柄座12和上压模6。
其中,底座1为多缸曲轴压装装置的支撑部件,用于对直接或间接安装至底座1上的部件进行支撑。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德盛机械制造有限公司,未经青岛德盛机械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31222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制样设备用料斗容积在线监测装置
- 下一篇:一种增强型无线信号燃气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