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抗静电塑料的配方无效
申请号: | 201210311205.2 | 申请日: | 2012-08-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2863789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1-09 |
发明(设计)人: | 潘元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潘元平 |
主分类号: | C08L77/06 | 分类号: | C08L77/06;C08K13/02;C08K5/20;C08K3/32;C08K5/18;C08K5/134;C08K5/544 |
代理公司: | 苏州广正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34 | 代理人: | 刘述生 |
地址: | 213145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抗静电 塑料 配方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塑料配方,具体涉及一种抗静电塑料的配方。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导电性高分子抗静电材料是电子行业包装、承载抗静电材料和其他导电塑胶产品的生产原料,塑料材料是现代工业最广泛使用的材料,电子产品大部分采用塑胶包装,高分子材料是很好的绝缘体,极易在高分子表面产生电荷聚集,对电子元器件产生软击穿,造成电子产品的损坏。因此,电子产品或电磁产品需要导电包装,现有的技术应用是在高分子材料中添加导电性填充剂,即导电碳黑,以增加高分子材料避免电荷聚集或转移电荷的能力,达到导电的效果。
在实际的应用中,抗静电材料质量的好坏,不仅对材料本身的导电性有很高的要求,还要对其本身的性能如拉伸强度、冲击强度以及弯曲模量等均有较高的要求,而现有的抗静电材料在应用中往往不能满足以上要求,存在很大的缺陷。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低成本、力学性能高、耐光、耐热、耐候好的抗静电塑料的配方。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抗静电塑料的配方,包括塑料基体以及添加剂,所述的添加剂为抗静电剂、热稳定剂、抗氧剂、光稳定剂以及偶联剂,所述各成分配比范围为
塑料基体占 71%-83%
抗静电剂占 6%-10%
热稳定剂占 3%-5%
抗氧剂占 2%-4%
光稳定剂占 1%-3%
偶联剂占 5%-7%。
在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的各成分具体配比为
塑料基体占 77%
抗静电剂占 8%
热稳定剂占 4%
抗氧剂占 3%
光稳定剂占 2%
偶联剂占 6%。
在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的配方各成分具体名称如下:塑料基体为聚癸二酰癸二胺,抗静电剂为乙醇酰胺,热稳定剂为二盐基亚磷酸铅,抗氧剂为二苯胺,光稳定剂为水杨酸苯酯,偶联剂为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
本发明所述为一种抗静电塑料的配方,可以使得聚癸二酰癸二胺塑料具有抗静电、机械强度高、耐氧化、耐辐射以及热稳定等性能,反应过程中通过偶联剂增加反应速率,减少反应时的损耗,从而降低生产成本。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发明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
本发明所述为一种抗静电塑料的配方,包括塑料基体以及添加剂,所述的添加剂为抗静电剂、热稳定剂、抗氧剂、光稳定剂以及偶联剂,所述各成分配比范围为
塑料基体占 71%-83%
抗静电剂占 6%-10%
热稳定剂占 3%-5%
抗氧剂占 2%-4%
光稳定剂占 1%-3%
偶联剂占 5%-7%。
进一步地,所述的各成分具体配比为
塑料基体占 77%
抗静电剂占 8%
热稳定剂占 4%
抗氧剂占 3%
光稳定剂占 2%
偶联剂占 6%。
进一步地,所述的配方各成分具体名称如下:塑料基体为聚癸二酰癸二胺,抗静电剂为乙醇酰胺,热稳定剂为二盐基亚磷酸铅,抗氧剂为二苯胺,光稳定剂为水杨酸苯酯,偶联剂为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
抗静电剂是一种能降低材料或制品表面电阻和体积电阻,提高导电性、阻止静电蓄积的物质。
热稳定剂是一种能抑制聚合物在加工与使用过程中发生热老化的物质,防止受热老化、分解。
抗氧剂能够延缓或阻滞塑料制品因氧化作用而加快老化的物质,延长使用寿命。
光稳定剂是一种能够抑制和延缓塑料制品在阳光照射下的工作环境中老化变质的物质。
偶联剂可以改善塑料的分散性和黏合性,加快反应的进行,用于降低塑料的反应时间,节约生产成本。
本发明所述为一种抗静电塑料的配方,可以使得聚癸二酰癸二胺塑料具有抗静电、机械强度高、耐氧化、耐辐射以及热稳定等性能,反应过程中通过偶联剂增加反应速率,减少反应时的损耗,从而降低生产成本。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所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不经过创造性劳动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保护范围为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潘元平,未经潘元平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31120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超薄LED面板灯
- 下一篇:嵌入式LED筒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