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含唑菌胺酯和噁霉灵的杀菌组合物及应用无效
申请号: | 201210310933.1 | 申请日: | 2012-08-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3621526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3-12 |
发明(设计)人: | 纪玲玲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星牌作物科学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N47/24 | 分类号: | A01N47/24;A01N43/80;A01P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6603 山东省青岛***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含唑菌胺酯 噁霉灵 杀菌 组合 应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农药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含有唑菌胺酯和噁霉灵进行复配的杀菌组合物,及其在防治农作物真菌病害方面的应用。
背景技术
唑菌胺酯(Pyraclostrobin),又称吡唑醚菌酯,化学名称N-[2-[[1-(4-氯苯基)吡唑-3-基]氧甲基]苯基]-N-甲氧基氨基甲酸甲酯,属兼具吡唑结构的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是线粒体呼吸抑制剂,通过阻止细跑色素b和C1间电子传递而抑制线粒体的呼吸,干扰细胞能量供给,使细胞死亡,从而发挥杀菌作用。唑菌胺酯具有良好的保护、治疗、内吸传导和耐雨水冲刷性能,且杀菌广谱,对几乎所有真菌类(子囊菌纲、担子菌纲、卵菌纲和半知菌类)病害都显示出很好的活性;同时能够对作物产生积极的生理调节作用。其不仅毒性低,对非靶标生物安全,而且对使用者和环境安全友好。
噁霉灵(Hymexazol),化学名称3-羟基-5-甲基异恶唑,为杂环类化合物,是一种内吸性杀菌剂、土壤消毒剂,同时又是一种植物生长调节剂。作用机理独特,高效、低毒、无公害,能抑制病原真菌菌丝体的正常生长或直接杀灭病菌,又能促进植物生长。对各种植物真菌病害,如镰刀菌、苗腐菌、腐霉菌、丝核菌、根壳菌、雪微菌等均有显著的防治效果。广泛适用于水稻、小麦、棉花、甜菜、烟草、蔬菜、苗木、果树、谷类、油科、瓜类、草坪、花卉等作物由上述病原真菌引起的作物病害。对人、畜、鱼、鸟类均有较好的安全性。
上述两种药剂由于长期单独使用,容易导致病菌抗药性的产生与发展,造成药效明显下降,从而导致用药量大大上升,喷洒周期缩短,并且使用效果差,增加了成本,大量农药的使用,使得病菌抗性更加严重,也对环境造成一定的影响,农产品的药物残留也增大,影响到人类、动物等的健康和正常生存。同时本发明人通过系列研究证明,唑菌胺酯与噁霉灵在一定比例范围内复配使用,对靶标病原菌的防治具有较好的增效作用,大大提高了杀菌活性,从而完成本发明。将唑菌胺酯与噁霉灵进行复配使用防治农作物病害,国内外尚未见报道。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由唑菌胺酯与噁霉灵进行复配的杀菌组合物及其应用,该组合物通过复配起到增效作用,适用范围广、效果好,可用来防治作物上的真菌病害,同时对延缓病原菌的抗药性的发生与发展具有较好的作用。
本发明中,所提到的唑菌胺酯、噁霉灵的重量、有效成分的重量等,均指的是折百后的重量,即有效物质的重量。
本发明的含唑菌胺酯和噁霉灵的杀菌组合物,其有效成分组成为唑菌胺酯和噁霉灵,所述的唑菌胺酯和噁霉灵的重量比为,唑菌胺酯:噁霉灵=50:1~1:100。
作为优选,所述的唑菌胺酯和噁霉灵的重量比为,唑菌胺酯:噁霉灵=10:1~1:20。
其中,该组合物中有效成分的重量百分含量为1%~90%。
该组合物剂型包括乳油、可湿性粉剂、悬浮剂、水剂、水分散粒剂、颗粒剂,加入助剂及赋形剂,按照本领域技术人员均知的生产工艺可制成所需剂型。
该杀菌组合物用于防治作物上的真菌病害,尤其适用于防治谷类、油料、蔬菜、棉花、烟草、小麦、瓜类、果树、花卉、草坪上的由土壤真菌、镰刀菌、根壳菌、丝核菌、腐霉菌、苗腐菌引起的立枯病、烂秧病、猝倒病、枯萎病、黄萎病、菌核病、炭疽病、疫病。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将唑菌胺酯和噁霉灵两种杀菌剂进行复配,由于二者之间的结构相差较大,作用机理不同,复配制剂的应用能够延缓病菌对单剂抗性的产生与发展。同时二者复配的组合物在一定的配比范围内表现出较好的增效作用,混合后的组合物的杀菌效果较单剂有明显提高,从而降低药剂使用量,减少了农户用药成本,降低了对环境的不良影响。
以菌丝生长速率法研究了唑菌胺酯和噁霉灵不同配比的复配混剂对瓜果腐霉病菌的室内毒力,实验方法采用孙云沛法计算共毒系数(CTC)来评价混用效果, CTC值大于120时混剂具有增效作用,小于80时是拮抗作用,介于80~120之间时具有相加作用。
具体方法如下:
取配好的药液置于100ml 50-60℃PDA灭菌培养基中,摇匀,倒入直径60 mm的灭菌培养皿中,冷却凝固后,分别移接生长一致、直径为4mm的菌饼,以加入等量相应溶剂的灭菌培养基作为空白对照,所有操作均在超净工作台进行无菌操作,每处理设3次重复。放入25℃恒温培养箱中培养3-8天后,采用十字交叉法测量菌落直径,计算抑菌率、EC50、CTC等相关参数,有关计算公式如下:
纯生长量=菌落平均直径-菌饼直径(0.4c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星牌作物科学有限公司,未经青岛星牌作物科学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31093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