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简易式缓冲棒有效
申请号: | 201210310540.0 | 申请日: | 2012-08-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2808891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2-05 |
发明(设计)人: | 廖瑞忠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升德精密电气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F13/06 | 分类号: | F16F13/06 |
代理公司: | 常州市维益专利事务所 32211 | 代理人: | 王凌霄 |
地址: | 215011 江苏省苏州市吴***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简易 缓冲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简易式缓冲棒,尤指一种可达到缓冲功效,且可使该轴棒体达到稳定缓慢复位效果,进而可达到结构简化、组装快速及节省成本之目的的简易式缓冲棒。
背景技术
一般的滑轨缓冲结构,如中国台湾省专利号为M292326,专利名称为滑轨的关闭缓冲结构,如图1所示,当该滑块7的定位杆71被推动而后移退出滑动槽72的卡固口73时,由于该滑块7失去定位杆71的持固力,又受到该弹性抗拉组件74的回复力影响,使得该滑块7可快速向后做复归移动,但同时由于该滑块7后端连接该抗压缓冲器8的滑杆84,从而可使该滑杆84后端的活塞头85可沿着缸体81内做后推移动,因此当该滑块7向后复归移动时,其快速的后推力可压迫该抗压缓冲器8的缸体81内的空气,使得该缸体81内的空气可缓慢沿着活塞头85后端的泄压缺口851排出释放,予以缓和前端滑块7受弹性抗拉组件74回复力牵引的快速复归动作,从而可达到缓冲功效。
该滑轨的关闭缓冲结构,虽然可达到缓冲功效,但是由于该滑轨的关闭缓冲结构的抗压缓冲器8包括一缸体81、一尾盖82、一垫圈83、一滑杆84、一活塞头85、一止漏橡胶86,因此该抗压缓冲器8整体构件繁多,导致整体结构极为复杂,进而易造成组装速度缓慢及制造成本昂贵等缺失,不易于推广。
又如中国台湾省专利公报申请案第091125283号一种缓冲棒,如图2所示,其主要在缓冲棒本体710内设有中空管体716,该中空管体716设有连接头761,且该中空管体716内还设有轴心712、弹簧713,该弹簧713套设活动于轴心712,且该轴心712一端设有连接头711,另一端设有头部714,该头部714包覆设有阻尼单元715,该阻尼单元715设有滑动件717及套环718;综合上述技术,这种缓冲棒由该弹簧713装设于中空管体716及轴心712之间,但当该轴心712由该弹簧713瞬间复位时,该套环718因厚度较薄而容易因轴心712的瞬间挤顶运动造成翻卷,致使该套环718外径变大,使得该轴心712再往内挤压,该套环718与该中空管体716内壁产生摩擦,导致该套环718会被磨成粉状,或当该中空管体716的管壁较脆弱,该套环718翻卷外径过大时,该中空管体716内壁会因套环718翻卷外径的胀撑,导致该中空管体716破裂,再者,也因该套环718与中空管体716内壁紧密贴合,致使该套环718在摩擦位移中易将该中空管体716内壁分布的阻尼油摩擦刮干,因而使该阻尼油无法再提供润滑及阻尼的功效,而当该中空管体716内阻尼油摩擦消失后,该阻尼单元715也无法再产生阻尼的功效,从而而使该轴心712更不易复位而卡止。
因此,如何将上述等缺失加以摒除,即为本案创作人所要解决的技术困难点。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提供一种缓冲装置,尤其涉及一种能够达到高效缓冲、结构简化、组装快速及节省成本的一种简易式缓冲棒。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简易式缓冲棒,具有管体、设置在管体内的容腔以及设置在容腔内的轴棒体,所述管体一端设置有开口部,另一端至少设置有一个洞孔或套固有一内部至少设有一个洞孔的盖体;所述洞孔和洞孔与所述容腔相贯通;所述轴棒体位于管体容腔内的一端设置有头部呈弧形结构的弹性体,并且该弹性体上设置有与所述管体容腔内壁接触的接触部。
为了提高缓冲效果,进一步地,所述弹性体为橡胶套。
为了便于轴棒体与弹性体连接且保证弹性体能够在缓冲时胀开,进一步地,所述弹性体中间部位设置有通孔,轴棒体一端通过该通孔与所述弹性体连接。
为了使轴棒体与管体之间能够缓冲,进一步地,所述弹性体上设置有与所述管体容腔内壁接触的接触部。
为了在挤压时能够叠加膨胀产生阻力,进一步地,所述弹性体上位于接触部的后方设置有若干凹槽,凹槽之间设置有摩擦部。
为了在移位时减小弹性体与管体内部摩擦,进一步地,所述所述摩擦部的外径小于容腔的内径。
为了便于弹性体运动,再进一步地,所述凹槽内设有油脂。
为了便于轴棒体带动弹性体运动,更进一步地,所述容腔与管体内壁之间设有油脂。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之处是:这种简易式缓冲棒当轴棒体复位时,由于管体或盖体内设有洞孔,使容腔内的空气可被轴棒体上的弹性体挤压并使空气由洞孔缓慢排出,达到缓冲功效,且可使该轴棒体达到稳定缓慢复位事务效果,结构简单、组装快速及成本降低。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升德精密电气有限公司,未经苏州升德精密电气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31054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无边框液晶显示装置
- 下一篇:一种双色注塑机及其实现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