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邻、间甲酚的制备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210309610.0 | 申请日: | 2012-08-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2807475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2-05 |
发明(设计)人: | 解凤祥;张其忠;郝宗贤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海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7C39/07 | 分类号: | C07C39/07;C07C37/02;C07C39/15 |
代理公司: | 安徽省蚌埠博源专利商标事务所 34113 | 代理人: | 倪波 |
地址: | 233300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甲酚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化工原料中间体生产领域,尤其是精细化工中间体邻、间甲酚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外关于甲酚的生产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1、甲苯磺化碱熔法 甲苯磺化碱溶法是传统的甲酚生产技术,通常用硫酸磺化碱液,反应温度为110℃,所得产品组成为邻、间甲酚5%~8%,对甲酚84%~86%,其余为二甲酚;若用氯磺酸磺化碱熔,反应温度为40℃,所得产品组成为:对甲酚84%~86%,邻甲酚14%~16%,无间甲酚。该法技术成熟、工艺简单、适于生产对甲酚,但是该法使用大量强酸强碱,设备腐蚀和环境污染严重,而且是间歇式生产,适用于小规模生产。
2、甲苯氯化水解法 首先在Cu-Fe催化剂作用下,在230℃条件下,向装有甲苯反应器中通入氯气,反应得到三个氯代甲苯的混合物,再在425℃和催化剂SiO2的存在下水解得到甲酚钠盐混合物,水解为连续化反应,采用长达数百米的镍钢管为反应设备,甲酚钠盐溶液进行酸化,再中和得到甲酚混合物,最后蒸馏分离得到邻、间甲酚,该法得到的甲酚邻、间、对之比为1:2:1。该法环境污染比较严重,副产物多,特别是副产二甲基羟基联苯和二甲基联醚,而且这些副产物也容易水解,因此产品质量不高。 3、苯酚烷基化法 以苯酚为原料,甲醇为烷基化剂,在液相条件下,苯酚、甲醇在温度为300~400℃和压力10~30bar的条件下,采用Al2O3为催化剂,苯酚进行甲基反应制备邻甲酚。该法获得产品组成为邻甲酚43%~51%、间甲酚17%~36%、对甲酚17%~36%,但是反应条件苛刻,高温高压杂质多,如苯甲醚等严重影响了产品质量,与其它混合甲酚合成路线相比不具备竞争力。 4、异丙基甲苯法 异丙基甲苯在氢的过氧化物游离基的引发下,转化成甲基异丙苯氢过氧化物,再用空气的氧气进行氧化,类似异丙苯氧化制备苯酚与丙酮工艺,生产出富含间、对位甲酚,同时副产丙酮、但是反应复杂程度远远高于苯酚的合成。该法得到产品几乎没有邻位产品,间、对位比例约为7:3,是目前国内外主要合成间甲酚工艺路线。此法得到产品纯高度、适宜大规模生产,缺点是技术难度大,原料来源困难,工艺流程长、蒸馏提纯费用高。
现有甲酚的生产工艺均是在釜内反应,反应周期较长,一般不低于5小时,安全系数低,产品的产量低,含量低,收率也低,收率最高不超过86%,劳动力和能源消耗都较大。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连续反应与产出的邻、间甲酚的制备方法,该方法产量高、反应周期短、安全系数高、劳动强度低、能源小,彻底解决传统釜式反应存在的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的,一种邻、间甲酚的制备方法,以邻氯甲苯和质量浓度20~25%的氢氧化钠作为原料进行水解反应,其特征在于:所述水解反应在管道反应器中进行,所述管道反应器分为升温段、反应段和冷却段,管道反应器内保持25.0~26.0Mpa恒压,反应段物料温度保持360~370℃发生水解反应,邻氯甲苯和氢氧化钠进料体积比为1:2.2,通过调节进、出料速度,保证物料在管道反应器内停留120~180分钟,反应段物料反应完成后经冷却段冷却至100℃以下并由减压阀减压至0.1 Mpa以内进行连续出料;
出料通过以下步骤完成邻甲酚和间甲酚制备:
(1)分离:将出料通过分离锅分离出有机相和无机相,无机相进入中和工序,有机相蒸馏出未反应完的邻氯甲苯返回水解工序;
(2)中和、分层:分离出的无机相采用质量浓度30~35%盐酸中和至PH值4.0~5.0,过滤后搅拌静置分层,上层为水相泵入萃取釜,下层为有机相待精馏;
(3)萃取工序:水相泵入萃取釜后,按体积比水相和三氯甲烷100:2加入三氯甲烷,搅拌10分钟后静置40分钟分层,下层有机相泵入蒸馏釜,上层水相去水处理;
(4)蒸馏工序:萃取后的有机相泵入蒸馏釜加热蒸馏,真空度-0.095~-0.1,温度30℃~50℃,收集蒸馏后的有机相;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海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安徽海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30961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水性仿石漆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吸湿剂包装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