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轴承注脂工装无效
申请号: | 201210309581.8 | 申请日: | 2012-08-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2797961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1-28 |
发明(设计)人: | 吴星照 | 申请(专利权)人: | 无锡市三立轴承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N27/00 | 分类号: | F16N27/00 |
代理公司: | 无锡华源专利事务所 32228 | 代理人: | 孙力坚 |
地址: | 214101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轴承 工装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应用于汽车、工程机械中轴承的一种注脂工装。
背景技术
轴承是当代机械设备中一种举足轻重的零部件。它的主要功能是支撑机械旋转体,用以降低设备在传动过程中的机械载荷摩擦系数。轴承在使用过程中为了提高寿命及性能,需要在装配前进行注抹固体油脂的操作,将油脂注入轴承内部,使油脂到达需要润滑的部位,对于常规轴承,利用注脂工装将油脂注入在轴承表面(该表面为套圈与保持架的缝隙),但是对于宽度较大的轴承,通过传统的注脂工装,油脂的注入效果不均匀,轴承内部中间的钢球工作部位无法注入油脂,导致轴承质量及稳定性下降,减少了轴承的使用寿命。另外油脂量的注入需要分几次才能注完,费时费力,注入效率低。
发明内容
本申请人针对上述现有缺点,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安装方便的轴承注脂工装,本发明具有油脂注入效率高、润滑范围大的优点。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轴承注脂工装,包括底板,底板与下模板的一端固接,下模板的另一端螺纹连接上模板,于上模板的内部还螺纹连接中部模板。
其进一步特征在于:
所述上模板上设有第一储油脂腔,在上模板上还开有与第一储油脂腔相联通的出油脂孔;
所述下模板内设有第二储油脂腔,于下模板的中部设有与底板相嵌合的通孔;
所述底板的中部开有进油脂孔。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利用上模板压紧轴承,通过增设两个储油脂腔,在压紧力的作用下令原本预留在工装中的油脂均匀的挤入轴承内部中间的钢球部位,大大提高了轴承质量及稳定性,增加了轴承的使用寿命,同时在上模板上开有多个出油脂孔,使油脂量在一次注入内即可完成,省时省力,大大提高了油脂注入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发明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发明包括底板5,底板5与下模板4的一端通过螺栓(图中未示出)固接,下模板4的另一端螺纹连接上模板2,于上模板2的内部还螺纹连接中部模板3。在上模板2上设有第一储油脂腔202,上模板上还开有与第一储油脂腔202相联通的出油脂孔201。下模板4内设有第二储油脂腔401,于下模板4的中部设有与底板5相嵌合的通孔。
本发明的安装及工作过程如下:
底板5的中部与下模板4相嵌合,通过螺栓将下模板4与底板5固定连接;于上模板2的中部螺纹连接中部模板3,然后将带有中部模板3的上模板2与下模板4螺纹连接,由此完成本发明的安装。
如图1箭头所示将轴套1安装于本发明内部,然后通过进油脂腔501向本发明内部注油,油脂在第二储油脂腔401内逐渐注满后溢入第一储油脂腔202,然后利用外接设备(如空气泵),通过出油脂孔201将油脂抽取,以此来完成轴承内部油脂的注抹工作。
利用上模板压紧轴承,通过增设两个储油脂腔,在压紧力的作用下令原本预留在工装中的油脂均匀的挤入轴承内部中间的钢球部位,大大提高了轴承质量及稳定性,增加了轴承的使用寿命,同时在上模板上开有多个出油脂孔,使油脂量在一次注入内即可完成,省时省力,大大提高了注入效率。
以上描述是对本发明的解释,不是对发明的限定,本发明所限定的范围参见权利要求,在不违背本发明的基本结构的情况下,本发明可以作任何形式的修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无锡市三立轴承有限公司,未经无锡市三立轴承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30958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多根聚四氟乙烯薄膜绕包绝缘线带金属屏蔽层的电缆
- 下一篇:优盘集装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