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河豚毒素口服液态制剂及其制备方法无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210309534.3 申请日: 2012-08-28
公开(公告)号: CN102784102A 公开(公告)日: 2012-11-21
发明(设计)人: 赵继红;汤波澜 申请(专利权)人: 赵继红;汤波澜
主分类号: A61K9/08 分类号: A61K9/08;A61K31/529;A61K47/44;A61K47/32;A61K47/18;A61K47/10;A61K47/26;A61P29/00;A61P25/30;A61P25/36
代理公司: 南京正联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43 代理人: 卢霞
地址: 225700 江苏省*** 国省代码: 江苏;32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河豚毒素 口服 液态 制剂 及其 制备 方法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河豚毒素口服液态制剂及其制备方法,属于医药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近几年来,国内外对河豚毒素新药的研发十分火热。但是,迄今为止,尚未见有河豚毒素新药能够正式应用于临床。究其原因,可能与单一的河豚毒素不具有镇痛效果相关。国外有研究者发现,单一的河豚毒素水针剂用于镇痛很难见效,在临床试验中还经常出现受试者有中毒反应或局部疼痛的现象。

现有技术中,有关河豚毒素软胶囊制剂主要是黄致强申请的发明专利,名称为“河鲀毒素油相制剂的制备方法”,专利号为“ZL 200410080557.7”。

根据试验,现有技术存在以下不足之处:

1)现有技术是将河豚毒素溶入动植物的油脂,因为河豚毒素被油脂包裹,无法完全从中分离出来,因而无法对有效物质的使用剂量进行检测,产品质量难以控制。本发明因为河豚毒素是溶入水溶性的物质,可以直接通过HPLC对有效物质进行含量检测,使产品的质量控制具有可操作性。

2)现有技术是利用了脂溶性物质具有快速穿透血脑屏障(BBB)的特征,将河豚毒素溶入油脂。本发明是利用尿素、丙三醇、甘露醇、乙醇、半乳糖、阿拉伯糖、果糖、葡萄糖、乳酰胺等高渗透性物质能够打开血脑屏障(BBB)的特征,同样能够提高河豚毒素对血脑屏障(BBB)的穿透性。

3)现有技术虽然具有良好的药效,但由于河豚毒素受到油脂包裹,在油剂中只能缓慢释放,造成河豚毒素起效较慢。本发明不存在这个问题,因此起效较快。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河豚毒素口服液态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的河豚毒素口服液态制剂,所述的口服液态制剂包含河豚毒素、助溶剂、增溶剂、抗氧化剂、防腐剂、开放血脑屏障的高渗透物质和辅料。

所述的助溶剂选自醋酸、磷酸或柠檬酸及其钠盐。

所述的增溶剂选自聚乙烯吡咯烷酮(PVP)、聚氧乙烯氢化蓖麻油HEL-40、聚氧乙烯氢化蓖麻油HEL-20中的一种或多种。

所述的抗氧化剂选自还原型谷胱甘肽、乙二胺四乙酸二钠、植酸、抗坏血酸及其钠盐或异抗坏血酸及其钠盐。

所述的防腐剂选自苯甲酸及其盐类、山梨酸及其盐类、脱氢乙酸及其钠盐、双乙酸钠、丙酸钙、乳酸钠或生物食品防腐剂。

所述的开放血脑屏障的高渗透物质选自尿素、丙三醇、甘露醇、乙醇、半乳糖、果糖、葡萄糖、阿拉伯糖或乳酰胺。

所述的辅料为可食用非油脂类物质。

所述的可食用非油脂类物质选自液体聚乙二醇、丙三醇、甘油明胶、果胶、蜂胶、海藻胶或琼脂。

所述的液体聚乙二醇选自PEG-200、PEG-300、PEG-400、PEG-600。

本发明的河豚毒素口服液态制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河豚毒素通过助溶剂、增溶剂充分溶解,添加抗氧化剂、防腐剂,以及开放血脑屏障的高渗透物质,然后溶入辅料,制成河豚毒素口服液态制剂。

本发明的河豚毒素口服液态制剂,在以下实验的基础上得出:

1. 河豚毒素在酸性水溶液中对小鼠不具有显著的镇痛作用。

试验1. 小鼠热板添足试验:小鼠4组,其中3个给药组分别使用河豚毒素,含量为0.1μg/ml、0.2μg/ml和0.4μg/ml,用量0.2ml/只(ip),1个对照组使用生理盐水,用量0.2ml/只(ip)。给药1小时后,采用小鼠热板添足试验法,观察并比较小鼠的痛阈值。结果显示,给药组给药后与给药前无显著差异(P>0.05),与对照组也无显著差异(P>0.05)。

试验2. 小鼠醋酸扭体试验:小鼠4组,其中3个给药组分别使用河豚毒素,含量为0.1μg/ml、0.2μg/ml和0.4μg/ml,用量0.2ml/只(ip),1个对照组使用生理盐水,用量0.2ml/只(ip)。给药1小时后,以0.6% 醋酸溶液0.2ml注射各小鼠(ip),观察小鼠15分钟内的扭体次数。结果显示,给药组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05)。

上述试验结果与蔡志基等人的试验结果一致。(蔡志基,黄致强,潘心富《国产河豚毒素的药理研究摘要》 河北水产科技,1983,1:1-3)

可以得出:单一的河豚毒素在酸性水溶液中对小鼠镇痛无显著作用。

上述情况表明,河豚毒素水溶液不能镇痛的原因在于它不能穿透血脑屏障,只有让它透过血脑屏障进入大脑和中枢神经,才能产生治疗神经性疾病的效果。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赵继红;汤波澜,未经赵继红;汤波澜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30953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