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莱克多巴胺-克伦特罗荧光微球检测试纸条及制备与应用无效
申请号: | 201210309351.1 | 申请日: | 2012-08-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2830230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2-19 |
发明(设计)人: | 唐勇;崔浩 | 申请(专利权)人: | 暨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33/577 | 分类号: | G01N33/577;G01N33/558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华学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45 | 代理人: | 裘晖;陈燕娴 |
地址: | 510632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多巴胺 克伦特罗 荧光 检测 试纸 制备 应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食品安全检验领域,涉及一种莱克多巴胺-克伦特罗荧光微球检测试纸条及制备与应用。
背景技术
莱克多巴胺(RAC)和克伦特罗(CL)同属β-兴奋剂类药物,能够加强心脏收缩、扩张骨骼肌血管和支气管平滑肌,兽医学和医学上用于治疗休克和支气管痉挛。由于这两种药物能促进动物骨骼肌增生,一些养殖户非法将其用作饲料添加剂,以提高禽畜产品的瘦肉率,增加经济效益。我国已明令禁止生产、销售和使用这两种物质。莱克多巴胺(RAC)和克伦特罗(CL)被动物摄入后会残留于动物的肌肉、肝、肺组织中,人食用这些组织后会出现一系列的毒副反应,如血压升高、血管扩张、心跳加快、呼吸加剧、体温升高、肌肉颤抖,头痛、晕眩、神经过敏、肌肉痛疼、心悸、恶心、呕吐等症状,特别是对高血压、心脏病、甲亢和前列腺肥大等疾病患者危害更大,严重的可导致死亡,孕妇中毒可导致癌变、胎儿致畸。
荧光微球标记层析检测技术是继胶体金标记技术以后,在荧光染料标记技术上发展起来的,作为一种免疫学检测方法,它是免疫亲和技术、免疫标记技术、免疫层析技术的结合,它与胶体金标记层析技术一样具有快速、稳定、操作简便等优点。
荧光微球标记层析技术是将不同粒径的荧光微球与含有氨基、羧基、羟基、巯基的生物大分子物质结合,当荧光微球标记的蛋白质(抗原/抗体)被包被在硝酸纤维素膜上的抗原/抗体捕获时,荧光微球在相应的区域内聚集,在一定波长范围的激发光照射下,发出特定颜色的可见光,从而被人眼或者仪器识别。
目前国内外检测莱克多巴胺(RAC)、克伦特罗(CL)的主要方法有高效液相色谱法(HLCP)、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LC-MC)、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GC-MC)、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和胶体金免疫层析技术。这些方法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缺陷。高效液相色谱法(HLCP)、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LC-MC)、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GC-MC)属理化检测方法,这几种方法灵敏度高、特异性好,但操作复杂、样品前处理过程较长、检测设备昂贵且需要专业的操作人员。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和胶体金免疫层析技术属免疫学检测技术,ELISA方法检测灵敏度较高,有许多加样和洗涤步骤,流程相对繁琐和耗时,显色所用的底物有致癌性,读值所用的酶标仪价格也相对昂贵;胶体金免疫层析技术操作简便、快速,但灵敏度低,只适合大量样品的初筛且要接触重金属离子。
相比上述检测方法,荧光微球标记层析检测技术同时具有检测灵敏度高、操作简便的优点。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以上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首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莱克多巴胺-克伦特罗荧光微球检测试纸条。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所述的莱克多巴胺-克伦特罗荧光微球检测试纸条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的再一目的在于提供所述的莱克多巴胺-克伦特罗荧光微球检测试纸条的应用。
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莱克多巴胺-克伦特罗荧光微球检测试纸条,包含附着于底板上且依次紧密相连的样品吸收垫、结合垫、层析膜和吸水垫;其中,结合垫上含有荧光聚苯乙烯微球标记蛋白;层析膜上设置有两条检测线和一条质控线,检测线靠近结合垫,质控线靠近吸水垫;一条检测线上包被有莱克多巴胺蛋白质偶联物,另一条检测线上包被有克伦特罗蛋白质偶联物,质控线上包被有能与荧光聚苯乙烯微球标记蛋白中的蛋白结合且不和莱克多巴胺和克伦特罗结合的蛋白偶联物;荧光聚苯乙烯微球标记蛋白为荧光聚苯乙烯微球标记的莱克多巴胺单克隆抗体和荧光聚苯乙烯微球标记的克伦特罗单克隆抗体;
所述的样品吸收垫的材质优选为玻璃纤维膜;
所述的结合垫的材质优选为聚酯膜;
所述的层析膜的材质优选为硝酸纤维素膜;
所述的吸水垫的材质优选为吸水纸;
所述的质控线优选由羊抗鼠免疫球蛋白G溶液制备得到;
所述的荧光聚苯乙烯微球标记蛋白优选通过如下方法制备得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暨南大学,未经暨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30935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太阳能电池制绒方法
- 下一篇:笔记本模具用顶杆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