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横桥向复合型桥墩抗震挡块结构有效
| 申请号: | 201210308729.6 | 申请日: | 2012-08-27 | 
| 公开(公告)号: | CN102787553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1-21 | 
| 发明(设计)人: | 郭卓明;沙丽新;马韩江;俞露;管仲国;蔡亮;蒋小路;周成;汪瑞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市城市建设设计研究总院 | 
| 主分类号: | E01D19/00 | 分类号: | E01D19/00;E01D19/02 | 
| 代理公司: | 上海硕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31251 | 代理人: | 王法男 | 
| 地址: | 200125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复合型 桥墩 抗震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桥梁抗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横桥向复合型桥墩抗震挡块结构。
背景技术
在地震中,桥梁主要受到水平地震在顺桥向和横桥向(顺桥向是指桥梁中轴线方向,横桥向指的是垂直于桥梁中轴线的方向)分量的作用。在横桥向分量的作用下存在如下安全隐患:桥梁上部结构与桥墩(或桥台)上的侧向挡块相互碰撞,侧向挡块破坏,发生横向落梁事故。
目前,在防止正常使用及地震作用下桥梁上部结构发生横桥向落梁的问题上,一般采用在桥梁上部结构的底部或桥墩、盖梁顶部设置挡块的方法来解决上述问题。挡块与桥梁结构之间通常留30mm左右的间隙。
对于采用减隔震体系的桥梁结构,在横桥向地震作用下如要充分发挥减隔震体系的性能,则需桥梁上部结构与下部结构之间发生较大的相对位移(100~200mm),而常规抗震挡块限制了这种较大相对位移的发生。
因此,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致力于开发一种横桥向复合型桥台抗震挡块结构,确保桥梁结构在正常使用状态和在横向地震作用下保持良好的性能;不但要解决桥梁上部结构发生横桥向落梁的问题,还要为桥梁上、下部结构提供必要的相对位移空间使减隔震体系充分发挥其性能。
发明内容
有鉴于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横桥向复合型桥墩抗震挡块结构,提高桥梁在横桥向的抗震能力,解决桥梁上部结构发生横桥向落梁的问题和为桥梁上部结构与下部结构之间提供较大的相对位移空间。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横桥向复合型桥墩抗震挡块结构,包括桥墩、支座垫块和桥梁上部结构,所述支座垫块设置在所述桥墩和所述桥梁上部结构之间;其中,还包括设置在所述桥墩上的弱挡块和设置在所述桥梁上部结构底部的强挡块;所述弱挡块设置在所述支座垫块的外侧,所述弱挡块高于所述支座垫块,所述强挡块设置在所述支座垫块内侧;所述弱挡块与所述支座垫块设置在同一平面上,所述强挡块与相邻所述支座垫块的间距大于所述弱挡块与所述桥梁上部结构的距离。
较佳的,所述弱挡块与所述桥墩为一体构造。
较佳的,所述强挡块与所述桥梁上部结构为一体构造。
较佳的,所述强挡块和所述弱挡块均为两个。
较佳的,所述弱挡块与所述桥梁上部结构外缘的距离为20-50mm,所述强挡块与相邻所述支座垫块的距离为100-200mm。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由于采用了上述结构设计,正常使用状态下,由弱挡块置于支座垫块外侧,对桥梁上部结构在横桥向进行防护,保证桥梁上部结构不会出现落梁问题。
在地震作用下,桥梁上部结构在横桥向移动,桥梁上部结构先撞击弱挡块,弱挡块先发生剪切破坏,从而给桥梁上部结构与桥墩之间制造出了必要的相对位移空间,同时释放出部分地震能量;在弱挡块被破坏后,则由强挡块发挥作用,强挡块与支座垫块相互作用,进一步提高了桥梁在横桥向的抗震能力。
同时,本发明还具有结构简单,施工方便的特点。
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构思、具体结构及产生的技术效果作进一步说明,以充分地了解本发明的目的、特征和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A-A截面示意图。
图3是图1的B处局部放大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2所示,本发明横桥向复合型桥墩抗震挡块结构的一具体实施例,包括桥墩1、支座垫块3和桥梁上部结构2,支座垫块3设置在桥墩1和桥梁上部结构2之间。
其中,本实施例还包括设置在桥墩1上的弱挡块4,以及设置在桥梁上部结构2底部的强挡块5;如图所示,弱挡块4位于支座垫块5的外侧,弱挡块4高于支座垫块3,强挡块5设置在支座垫块的内侧。
具体的,弱挡块4与支座垫块3设置在同一平面上,且强挡块5与相邻支座垫块的间距L2大于弱挡块4与所述桥梁上部结构L1的距离。
强挡块5与桥梁上部结构2可以为一体构造,弱挡块4与桥墩1可以为一体构造。
强挡块5和弱挡块4均为两个。其中,强挡块5的横桥向抗剪切力大于弱垫块4横桥向抗剪切力。
如图1和图2所示,两个强挡块5置于两个支座垫块3的内侧,两个弱挡块4分别设置在桥墩1的左右两侧边缘上。
再如图3所示,具体实施例中,强挡块5与相邻支座垫块3的间距L2为100mm;弱挡块4与桥梁上部结构2的距离L1为30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市城市建设设计研究总院,未经上海市城市建设设计研究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30872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