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可转动辊道传送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210307420.5 | 申请日: | 2012-08-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3625832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3-12 |
发明(设计)人: | 沈成宝;刘明国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昆拓热控系统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G13/11 | 分类号: | B65G13/11;B65G47/22 |
代理公司: | 苏州威世朋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35 | 代理人: | 李先锋 |
地址: | 215006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转动 传送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传送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可转动辊道传送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的工业空调生产线多为手工作业状态,通过若干离散的工作台进行空调的装配、焊接、检漏、组装及包装等工序之间的衔接和转换,产品在各个工作台之间的移动完全通过人工执行,工作效率很低,影响生产效率,且人工操作会存在一些误差,导致产品的不良率上升。
自动化生产线可以很好的解决上述问题,通过设置有若干辊道的传送生产流水线,实现产品在各个工位之间的传输,节省人力,提高效率。该生产流水线包括固定架及设置在固定架之间的若干辊道。每一辊道具有驱动装置,操作人员可以人工或通过传感器自动启动辊道的驱动装置实现产品的传送。
然而,对于某些工位,需要对工件进行转动以进行不同的操作,如果只是依靠手工翻动工件,会存在效率低下,操作失误等问题。如果能够借助于工具来翻转工件,则会大大提高效率和装配准确度。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转动辊道传送装置,其可提高生产效率。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是关于一种可转动辊道传送装置可用于对工件进行转动,其包括相互平行的固定架、枢接组装于固定架之间并可相对于固定架转动的辊筒、固定的底盘、与固定架固定连接并可带动固定架及辊筒相对于底盘转动的底座。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其中底座与底盘之间设置有若干支脚连接于底座及底盘之间,支脚固定连接于底盘,底座带动固定架及辊筒相对于支脚及底盘转动。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其中支脚末端设置有螺孔,可与底盘螺锁连接。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其中支脚具有四个,分别于底盘的边框抵靠连接,以平稳转动。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还具有设置于底座与底盘之间的底板,其中底座可相对于底板进行转动。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其中支脚设置于底板外周边。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其中底座带动固定架及辊筒相对于底板/底盘可顺时针或逆时针旋转180度。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其中底座与底板分别设置有可相互抵靠的限位部及挡止部以限制底座相对于底盘的转动角度。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其中底座相对两侧边呈对角关系延伸形成有一对限位部,底板相对两侧边呈对角关系延伸形成有一对挡止部。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其中辊筒包括可被驱动装置驱动转动的主动辊筒及从动辊筒,其中主动辊筒与从动辊筒间隔设置。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可转动的辊道传送装置,转动工件,节省人力,提高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可转动辊道传送装置的立体视图;
图2是本发明可转动辊道传送装置的另一角度的立体视图;
图3是本发明辊道传送装置移除底盘后的立体视图;
图4是图3所示可转动辊道传送装置处于开始旋转的第一状态的立体视图;
图5是图3所示可转动辊道传送装置处于旋转中的第二状态的立体视图;
图6是图3所示可转动辊道传送装置旋转完成的第三状态的立体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至图3,本发明提供一种应用于自动化流水生产线的可转动辊道传送装置100,其可以但不限于传送工业空调的工件完成各组装步骤及测试步骤,直至包装完毕。该可转动辊道传送装置100包括固定安装于底部支架(未图示,其安装于地面)上的底盘4、与底盘4固定组装的底板5、通过若干支脚6旋转组装于底盘4并位于底板5上方的底座7,固定组装于底座7相对两端且相互平行的一对固定架3及枢接连接于固定架3之间的若干相互平行的辊筒1。 上述支脚6即为底座7与底盘4之间的连接结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昆拓热控系统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苏州昆拓热控系统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30742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