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见光发热毛毯无效
申请号: | 201210307373.4 | 申请日: | 2012-08-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2846107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1-02 |
发明(设计)人: | 姚枫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熟市建华织造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A47G9/02 | 分类号: | A47G9/02 |
代理公司: | 苏州广正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34 | 代理人: | 刘述生 |
地址: | 215500 江苏省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发热 毛毯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毛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见光发热毛毯。
背景技术
毛毯是一种常用的床上用品,具有保暖功能,与被子相比较薄。其原料多采用动物纤维或腈纶、粘胶纤维等化学纤维,也有的为动物纤维与化纤混纺制成的。
现有的毛毯为增加保暖性能,只能增加毛毯厚度,这样就会影响毛毯的轻便性能。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见光发热毛毯,能够见光发热,保暖性能更佳。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见光发热毛毯,包括:底纱形成的底面和面纱形成的毛绒面,所述面纱中包括见光发热纤维,所述见光发热纤维包括有化学纤维和3.5%~4%质量百分比的纳米级见光发热粒子。
在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纳米级见光发热粒子包括质量百分比的8%-15%碳、15%-40%硅、20%-35%锌、15%-20%钙和10%-15%钠。
在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纳米级见光发热粒子包括质量百分比的12%碳、30%硅、32%锌、15%钙和11%钠。
在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面纱为60%涤纶和见光发热纤维40%的混合丝,上述百分比为质量百分比。
在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见光发热纤维中的化学纤维为丙烯腈-丙烯酸甲酯-家基丙烯磺酸钠共聚纤维。
在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纳米级见发热粒子还包括远5-10%红外陶瓷粉。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见光发热毛毯,能够见光发热,在不增加毛毯厚度的情况下,保暖性能更佳。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发明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
实施例一
面纱:60%涤纶和见光发热纤维40%的混合丝,其中见光发热纤维为丙烯腈-丙烯酸甲酯-家基丙烯磺酸钠共聚纤维中添加3.5%的纳米级见光发热粒子,所述纳米级见光发热粒子包括12%碳、30%硅、32%锌、15%钙和11%钠。上述比例均为质量百分比。
底纱:涤纶
所述面纱和底纱编织成厚度为8mm的毛毯一。
性能检测:
光源:100V、500W的电灯
照射距离:100cm
照射时间:30分钟
照射部位:测试样品表面
空气温度:室温
检测数据:每一分钟检测下样品表面温度
检测结果:毛毯一表面温度上升至40度以上,保暖时间30分钟以上。
实施例二
面纱:60%涤纶和见光发热纤维40%的混合丝,其中见光发热纤维为涤纶纤维中添加4%的纳米级见光发热粒子,所述纳米级见光发热粒子包括15%碳、25%硅、25%锌、15%钙、12%钠和8%远红外陶瓷粉。上述比例均为质量百分比。
底纱:涤纶
所述面纱和底纱编织成厚度为8mm的毛毯二。
性能检测:
光源:100V、500W的电灯
照射距离:100cm
照射时间:30分钟
照射部位:测试样品表面
空气温度:室温
检测数据:每一分钟检测下样品表面温度
检测结果:毛毯二表面温度上升至40度以上,保暖时间30分钟以上。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熟市建华织造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常熟市建华织造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30737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双工位气压移动造型机
- 下一篇:带隐形口袋的裤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