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承压类设备焊缝的射线检测底片的快速高清数字化录入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210306960.1 | 申请日: | 2012-08-27 |
| 公开(公告)号: | CN102830129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2-19 |
| 发明(设计)人: | 张峰;杜卫东;王鹏;王泽民;左晓杰;韩伟;席光峰;朱元东;吕志刚;田卫星;王培东;邵莺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峰;王鹏 |
| 主分类号: | G01N23/04 | 分类号: | G01N23/04 |
| 代理公司: | 济南舜源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7205 | 代理人: | 苗峻 |
| 地址: | 250101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承压类 设备 焊缝 射线 检测 底片 快速 数字化 录入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工业用数字化装置,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承压类设备焊缝的射线检测底片的快速高清数字化录入装置。
背景技术
工业射线检测(Radiography Test,RT)就是采用射线(X射线或者γ射线)来透照工件,通过在胶片上的感光来判断被检工件内部的质量状况。在成像后的胶片上,影像的黑度及其分布反映工件内部的缺陷类型和量级。由于射线照相具有高分辨率和高灵敏度的特点,所得胶片影像信息量大,检测手段灵活,可检测的工件的结构形状多,因而至今它还是工件内部缺陷检测的手段之一。
目前,国内采用RT技术作为承压类设备焊缝的射线质量检测的主要手段,但这种检测方法有很多不足:胶片保存难度大,成本高。由于受热受潮受光都会引起胶片的变形或者影像质量下降,因而对胶片的保存,要求胶片保存时间长,保存数量大。而且对胶片信息进行检索和共享非常困难;现场情况下,评片人员的评片工作环境比较恶劣,对评片人员的生理条件有较高要求。在评片结论上,由于评片人员个体差异大,不同类型的缺陷相似性较高,评片结论的给出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评片人员的经验。基于以上原因,胶片的快速高清数字化录入装置应运而生。
中国发明专利“工业射线检测底片数字化装置”,公开的技术方案为:包括外壳以及设置在外壳内的上基板和下基板,在上基板的左端安装条形光纤冷光源,右端安装图像采集装置,中间安装送片装置,送片装置右侧安装遮光装置。条形光纤冷光源、送片装置、遮光装置通过控制卡与计算机相连,图像采集装置通过图像采集卡与计算机相连,同时与控制卡相连。该发明专利采用中间送片方式,底片从上往下输送,操作使用不方便,容易划伤底片;采用线阵CCD采集图像,图像采集装置要通过图像采集卡与计算机相连,成本高,携带不方便,不适合在笔记本电脑上操作;底片扫描完毕后回收不方便,且易损坏。
后面还有对其的改进发明,但大都结构复杂,装置体积较大,搬动和使用不方便,且底片输送途径长,并不能真正解决上述这些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用于承压类设备焊缝的射线检测底片的快速高清数字化录入装置。采用中间送片方式,不容易划伤底片;采用工业线阵CCD相机采集图像,扫描速度快,分辨率高,可以处理不同长度的胶片;该装置结构简单,体积小,便于携带,并且录入胶片的速度快,成像质量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用于承压类设备焊缝的射线检测底片的快速高清数字化录入装置,包括机壳以及安装在机壳内的机架,在所述机架上部有图像采集工业CCD线阵相机与镜头,机架的底部有LED线光源,机架中间有胶片传送装置,由运动控制板电控箱与计算机相连,图像采集工业CCD相机通过USB线与计算机相连。
所述胶片传送装置包括胶片压片机构和胶片输送机构。
所述胶片压片机构包括位于机壳一侧上下对应的上弹簧压片与下弹簧压片,和位于机架内部的两两相对的4个防抖压轮。
在左侧两防抖压轮之间有进片传感器,在右侧两防抖压轮之间有出片传感器,所述的进片传感器和出片传感器分别由运动控制板电控箱与计算机相连。
所述胶片输送机构包括分别位于机架左右两侧的左主动轮与右主动轮,和分别位于左主动轮和右主动轮上部的左从动轮和右从动轮。
在所述右主动轮的右侧有收片盒。
在所述镜头的下方有遮光罩。
在所述LED线光源的上方有光源漫射板。
在所述LED线光源和光源漫射板的上方有光源遮光罩。
本发明专利是一种用于承压类设备焊缝的射线检测胶片的快速高清数字化录入装置,包括机壳以及安装在机壳内的机架和收片盒,在机架的底部安装亮度可调的LED线光源与光源漫射板,为了防止外界光线对光源产生影响,在光源漫射板上面安装了遮光罩,在机架上部安装图像采集工业CCD线阵相机与镜头,中间安装胶片传送装置,为了防止胶片在进入传送机构的过程中发生抖动影响图像的效果,在送片机构前端安装胶片压片机构,上弹簧压片与下弹簧压片,在传送过程中,为了防止胶片抖动,设计了4个防抖压轮胶片由左主动轮与左从动轮带动进入传送平台,机箱前面板上安装LCD液晶显示屏与光源强度开关,以上部件由运动控制板电控箱与计算机相连,图像采集工业CCD相机通过USB线与计算机相连。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峰;王鹏,未经张峰;王鹏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30696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