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非制冷红外探测阵列用自掺杂硅锗/硅多量子阱热敏材料有效
| 申请号: | 201210306642.5 | 申请日: | 2012-08-27 |
| 公开(公告)号: | CN103630247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3-12 |
| 发明(设计)人: | 董涛;王开鹰;姜波;何勇;杨朝初;苏岩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理工大学 |
| 主分类号: | G01J5/20 | 分类号: | G01J5/20;C30B25/16 |
| 代理公司: | 南京理工大学专利中心 32203 | 代理人: | 朱显国 |
| 地址: | 210094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制冷 红外 探测 阵列 掺杂 多量 热敏 材料 | ||
1.一种非制冷红外探测阵列用自掺杂硅锗/硅多量子阱热敏材料,其特征在于:在SOI晶元[260]上依次外延生长底部接触层[250]、底部隔离层[240]、硅锗/硅多量子阱结构[230]、顶部隔离层[220]和顶部接触层[210],在工作过程中,由自扩散至硅锗/硅多量子阱结构[230]中的硼粒子提供空穴作为载流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非制冷红外探测阵列用自掺杂硅锗/硅多量子阱热敏材料,其特征在于:硅锗/硅多量子阱结构[230]由无掺杂的单晶硅锗层[231]和无掺杂的单晶硅层[232]循环构成,单晶硅锗层[231]分别与顶部隔离层[220]和底部隔离层[240]相邻,层中单晶硅锗层[231]厚度为5~15 nm、锗的含量在25%~35%之间,单晶硅层[232]厚度为20~40 nm,硅锗/硅循环数为4~8层;顶部隔离层[220]和底部隔离层[240]均为35 ~100 nm厚、无掺杂的单晶硅;顶部隔离层[220]、底部接触层[250]厚度为100~200 nm,p型硼掺杂单晶硅,掺杂浓度在1019 cm-3以上。
3.一种基于自掺杂硅锗/硅多量子阱热敏材料的非制冷红外探测阵列像元结构,由减反射层[100]、硅锗/硅多量子阱层[200]、金属反射层[510]、支撑层[300]、沟道[350]、支撑电极[600]以及基底[700]构成;其特征在于:硅锗/硅多量子阱层[200]在金属反射层[510]上方;支撑层[300]包括第一氮化硅层[310]、第二氮化硅层[320],厚度均为200 nm~250 nm,支撑层[300]沉积在硅锗/硅多量子阱层[200]上,并在硅锗/硅多量子阱层[200]两侧形成反对称支撑梁[800]连接到支撑电极[600]上;支撑电极[600]在基底[700]上方,支撑起整个结构;减反射层[100]在结构的最上方,覆盖了有硅锗/硅多量子阱层[200]的区域;沟道[350]的设计在像元中形成U型导电通道。
4.一种非制冷红外探测阵列用自掺杂硅锗/硅多量子阱热敏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该种材料可以用一种低压化学气相沉积技术在SOI晶元上外延生长实现,步骤如下:
a、将SOI晶元放入H2SO4、H2O2的混合溶液中,混合溶液的体积比为H2SO4:H2O2=4:1,将溶液煮沸并持续10分钟,取出SOI晶元用去离子水洗净;
b、将SOI晶元放入NH4OH、H2O2、H2O的混合溶液中,混合溶液的体积比为NH4OH:H2O2:H2O=1:1:4,将溶液加热至85℃,并持续5分钟,取出SOI晶元并用离子水洗净;
c、将SOI晶元放入HCl、H2O2、H2O的混合溶液中,混合溶液的体积比为HCl:H2O2:H2O=1:1:4,将溶液加热至85℃,并持续5分钟,取出SOI晶元并用离子水洗净;
d、通过氮气将SOI晶元吹干,并放入进样室;
e、将SOI晶元从进样室转移至预处理室,在250℃温度下预热2小时去除水汽;
f、将SOI晶元从预处理室转移至生长室,打开H2阀,使得SOI晶元在950℃、H2环境下持续放置20分钟,以去除SOI晶元表面氧化层;
g、打开生长室真空阀,保证其真空度为10-2 Pa,并将温度降至700℃,同时打开H2、Si2H6和B2H6气源阀门,生长掺杂浓度为1019 cm-3的底部接触层,生长厚度为100~200 nm;
h、关闭B2H6气源阀门,外延无掺杂单晶Si层,作为底部隔离层,生长厚度为35 ~100 nm;
i、同时打开GeH4和Si2H6气源阀门,并将生长室温度降低至650℃,外延生长无掺杂单晶SiGe层,Ge含量为25%~35%,厚度5~15 nm,在高温条件下,少量的硼跨越厚度较薄的底部隔离层[240],自扩散至该层中,提供空穴作为材料的载流子;
j、控制生长室中Si2H6的分压,保持生长室温度为700℃,外延生长无掺杂单晶Si层,厚度20~40 nm,在高温条件下,少量的B跨越厚度较薄的底部隔离层[240],自扩散至该层中,提供空穴作为材料的载流子;
k、循环i、j步骤3次,生长循环层数为4~8层的无掺杂单晶Si1-xGex层作为多量子阱层,要求量子阱层为单晶结构,Ge含量为25%~35%,且有较低的位错密度;
l、重复操作h、g步骤,完成顶部隔离层和顶部接触层的生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理工大学,未经南京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306642.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模具镶件
- 下一篇:一种钢架螺旋楼梯及其制作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