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冰箱有效
申请号: | 201210306431.1 | 申请日: | 2012-08-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2997558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3-27 |
发明(设计)人: | 大平昭义;河井良二;冈留慎一郎;板仓大;别役健二 | 申请(专利权)人: | 日立空调·家用电器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F25D17/02 | 分类号: | F25D17/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尚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22 | 代理人: | 彭益群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冰箱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冰箱。
背景技术
作为现有的冰箱,已知在储藏室的开口边缘部配置有防止结露配管的冰箱。在构成冰箱主体的隔热箱体中,设置有多个储藏室,安装有开闭储藏室前方的开口的隔热性的门。开口与门的接触部、即储藏室的开口边缘部被箱内的冷空气冷却,其表面因与外部空气的温度差而容易发生结露。为了抑制该发生结露现象,利用制冷循环的散热管的防止结露配管,埋设在储藏室的开口边缘部。
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冰箱中,在分割为多个的冷凝器的途中设置切换阀,对防止结露配管高效率地加热,还具备不引起制冷循环的制冷剂不足现象而使防止结露配管旁通的机构,实现消费电力量的降低。
此外,记载了通过切换阀切换到使制冷剂在防止结露配管中流通的加热模式、和使防止结露配管旁通而使制冷剂流通的模式中的某一种的结构。停止对防止结露配管的制冷剂的流通时,因防止结露配管内残留的制冷剂而发生制冷循环整体的制冷剂不足。作为避免这一点的机构,专利文献1中,将防止结露配管连接在压缩机与冷凝器之间,使结露防止配管被气相区域的制冷剂充满,由此减少被封入防止结露配管中的制冷剂量。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9-174767号公报
发明内容
专利文献1记载的冰箱中,以压缩机、第一冷凝器、防止结露配管、第二冷凝器、限流部、冷却器的顺序连接而构成制冷循环。防止结露配管中为了主要利用气相区域下的散热,在第一冷凝器与第二冷凝器之间设置有防止结露配管。从压缩机释放的制冷剂气体通过第一冷凝器、防止结露配管、第二冷凝器时,对外部散热,以过热气体区域(气相区域)、气液二相区域、液相区域的顺序进行相变化。
第一冷凝器是从冰箱背面一侧设置的散热管、第二冷凝器是从冰箱侧面上设置的散热管,通过各壁面向外部空气散热的方式。该结构中,例如,设置了第二冷凝器的冰箱侧壁附近放置有制暖器具(加热源)的情况下,第二冷凝器内的制冷剂吸收外部的热,制冷剂的一部分汽化成为气体(气相)。
流出第二冷凝器的制冷剂经过限流部流入冷却器,而由于冷却器出入口处的焓差减小,结果吸热量减少,箱内的冷却性能恶化,消耗电力量增加(参照图11)。
专利文献1中,关于上述课题的考虑是不充分的。
进而,在第一冷凝器与第二冷凝器之间配置了切换阀,而由于切换阀内部的制冷剂的状态成为气相区域或气液二相区域,通过切换阀时可能产生制冷剂流动音。
此外,通过切换阀切换防止结露配管和使防止结露配管旁通的配管,允许一定量的来自切换阀的制冷剂泄漏。因此,例如,将切换阀固定在防止结露配管一侧的情况下,存在由于制冷剂在防止结露配管的旁通一侧滞留,引起制冷剂不足的情况。此外,一般而言,制冷剂在制冷循环内的配管中滞留的情况下,在压缩机喷出侧通过具有全闭功能的切换阀成为全闭状态,对制冷循环的制冷剂进行回收。
但是,专利文献1记载的制冷循环的情况下,在每次通过切换装置切换时回收防止结露配管和使其旁通的配管内滞留的制冷剂,可能会因压缩机的效率降低而增加消耗电力量。
此处,使用可燃性制冷剂气体的强制循环方式的冰箱中的制冷剂封入量,在日本其上限值规定为100g。由于日本国内的冰箱电子部件多,此外除霜时使用电加热器(以玻璃管加热器为一例),所以使用可燃性制冷剂时制冷剂封入量的上限值抑制得低。
另一方面,欧洲的冰箱中冷空气自然对流式多,不使用电加热器地除霜的产品多,因此制冷剂封入量的上限值比日本国内的更多,按照欧洲的IEC规格为150g。
由于日本国内的内容积400~500L级别的冰箱中,制冷剂封入量为80~90g左右,所以即使为了消除切换冷凝器一侧的制冷循环的制冷剂不足,要增加制冷剂封入量也已经接近上限值,不容易消除制冷剂不足。
于是本发明鉴于以上问题,其目的在于消除切换制冷剂配管时发生的配管内的残留制冷剂引发的制冷剂不足,实现消耗电力量的降低。此外,目的在于降低制冷剂通过切换阀时产生的制冷剂流动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日立空调·家用电器株式会社,未经日立空调·家用电器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30643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船用压油阀偶件
- 下一篇:一种钢水铸余渣处理与资源化利用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