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磨合性能好的摩擦材料有效
申请号: | 201210305770.8 | 申请日: | 2012-08-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2807843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2-05 |
发明(设计)人: | 缪卫巍 | 申请(专利权)人: | 缪卫巍 |
主分类号: | C09K3/14 | 分类号: | C09K3/14;F16D69/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5181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磨合 性能 摩擦 材料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摩擦材料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磨合性能好的摩擦材料。
背景技术
摩擦材料通常由粘结剂、增强纤维、磨料、润滑材料和填料五大类材料组成。其功用如下:
粘结剂:将增强纤维、磨料、润滑材料和填料等粉体材料粘合在一起。一般采用的是改性的酚醛树脂。常用的有:腰果壳油改性酚醛树脂、丁腈橡胶改性酚醛树脂、芳烃改性酚醛树脂和各种进口高温树脂。
增强纤维:在摩擦材料的摩擦过程中起关键作用,可以起到增强作用及改善摩擦磨损性能特性。常用的增强纤维有:石棉纤维、钢纤维、铜纤维、蛭石纤维、硅灰石纤维、海泡石纤维、玻璃纤维、陶瓷纤维、芳纶纤维、碳纤维、聚丙烯腈纤维等。制动材料中加入石棉纤维,具有柔韧性、摩擦系数高、价格低廉等特性,但在制作和使用过程中污染大气及致癌。碳纤维和芳纶纤维具有强度高、耐热、耐磨、耐腐蚀等一系列优异性能,是一种比较理想的增强纤维材料,但价格昂贵。陶瓷纤维具有耐热、摩擦系数高、价格低等特性,但导热性差,易使制动材料出现裂纹。钢纤维具有强度高、耐热、导热性好,摩擦系数高且来源广泛价格低廉。
磨料:在摩擦材料中起到提高和稳定高温摩擦系数的作用。常用的磨料有:氧化铝、氧化硅、硫酸锆、氟化钙、碳化硅、氧化铁、铸石粉和难熔金属等。磨料应具有足够高的机械强度和硬度,以保证摩擦过程中尽量多的能量消耗在磨粒的破损上,但也不能过高,否则在很大程度上磨损了对偶材料。同时对磨料的粒度大小也有一定的要求,太小起不了作用,太大则会增大对偶材料的磨损,甚至引发噪声。
润滑材料:在摩擦材料中起到减小摩擦,提高耐磨性,并起到稳定摩擦性能的作用,同时还有助于摩擦材料的压模成型。常用的润滑材料有:石墨、二硫化钼、二硫化钨、硫化亚铜、氮化硼、硫化锑、氧化镁、铅、铋、锑、焦碳、滑石粉等。润滑材料随着加入量的增加,耐磨性明显提高,但摩擦系数会下降,材料的机械强度也会下降,故加入量不宜太多。
填料:在摩擦材料不仅可改善材料的物理特性,而且还可以起到调节制动效果、抑制噪音和降低成本的作用。常用的填料有:高岭土、长石粉、硫酸钡、碳酸钙、铜屑、石英粉、轮胎粉、橡胶粉、硅灰石粉等。填料是摩擦材料中不可缺少的组份。
目前,复合摩擦材料是将以上的这些材料根据配方和工艺要求,根据以下步骤制备:第一步:将原材料按配方称料,然后在高速混料机中充分混合。第二步:将混合粉称重放入模具内冷压;和或第三步:热压成型,保证树脂固化反应完全。热压温度要根据树脂固化温度来确定,一般在140℃以上;压力12-20Mpa;保温时间和放气次数根据材料的形状和大小来确定。第四步:后处理。根据树脂固化温度来确定后处理温度,一般在140℃以上;保温时间:4-24h。第五步:机械加工,喷漆。得到形状、机械性能、摩擦磨损特性各异的复合摩擦材料。
从目前的文献报道看,人们对摩擦材料的研究较多的关注的是摩擦系数和磨损性能的改善,以及各种力学性能的改善等等。关于磨合性能改善的报道较少,然而,磨合性能对摩擦材料使用相当重要,因为磨合是使摩擦材料表面生成工作膜的过程,只有形成工作膜后摩擦材料才能稳定的发挥其应有的性能,并且未成膜期间,磨损大且摩擦系数低。而摩擦材料的整个生命周期的工作过程既是成膜-膜脱落-再成膜-再脱落的过程。因此,磨合性能并非只涉及使用摩摩擦材料的前期阶段,而是伴随摩擦材料寿命的整个过程,好的磨合性能将使摩擦材料使用过程中,性能稳定,寿命延长。然而,由于现有技术中人们关注较少,使得现有的材料的磨合性能不是十分理想。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磨合性能好的摩擦材料。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磨合性能好的摩擦材料,所述摩擦材料以重量份计由下列组份组成:丁氰改性酚醛树脂16-18份,芳纶纤维2-3份,铜纤维3-5份、蛭石纤维7-9份,碳酸钙晶须5-7份,60-150目二氧化硅3-5份,200-320目三氧化二铝3-5份,胶体二硫化钼2-4份,-120目鳞片石墨6-8份,-200目硫化锑粉3-5份,-200目轻质碳酸钙10-12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缪卫巍,未经缪卫巍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30577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