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食用菌固体培养基连续生产方法及其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210305215.5 | 申请日: | 2012-08-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2786336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1-21 |
发明(设计)人: | 文国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文国林 |
主分类号: | C05G1/00 | 分类号: | C05G1/00;C05G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16037 辽宁省大连***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食用菌 固体 培养基 连续生产 方法 及其 装置 | ||
所属技术领域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食用菌固体培养基连续生产方法及其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食用菌固体培养基生产方法和所用装置通常采用的是食用菌固体培养基在搅拌机进行搅拌,在装袋(瓶)机进行装袋(瓶)分装,在蒸汽灭菌装置(例如高压灭菌柜、常压灭菌锅、灭菌绞龙)内进行高压或常压灭菌,在冷却车间或冷却场地进行冷却,在接种车间或接种场所进行接种,上述生产过程是在多个生产设备和生产场所断续进行完成的,生产效率低,增加杂菌污染机会,生产成本高,生产场地面积要求较大,固体培养基的高温灭菌后残留热能和制冷机冷却固体培养基时产生的散发热能回收利用均很困难,造成大量能源消耗和浪费。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通过提供一种食用菌固体培养基连续生产方法及其装置,实现食用菌固体培养基生产方法和所需生产装置的大幅度简化,从而大幅度提高生产效率和能源利用率,降低成本,降低能源消耗。
本发明是通过下列具体方法和装置实现的。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图1.食用菌固体培养基连续生产装置俯视平面图。
图2.食用菌固体培养基连续生产装置仰视图。
图3.食用菌固体培养基连续生产装置正视图。
图4.食用菌固体培养基连续生产装置后视图。
图5.食用菌固体培养基连续生产装置左视图。
图6.食用菌固体培养基连续生产装置右视图。
图7.图1.A-A′剖面图。
图8.图7.之(101)拌料机部分放大视图。
图9.图7.之(102)蒸汽灭菌机组部分放大视图。
图10.图7.之(103)水冷式冷水机及蒸汽发生器部分放大视图。
图11.图7.之(104)冷却机组部分放大视图。
图12.图7.之(105)接种分装无菌区部分放大视图。
图13.(11)蒸汽灭菌绞龙单体俯视图。
图14.(11)蒸汽灭菌绞龙单体仰视图。
图15.(11)蒸汽灭菌绞龙单体正视图。
图16.(11)蒸汽灭菌绞龙单体后视图。
图17.(11)蒸汽灭菌绞龙单体左视图。
图18.(11)蒸汽灭菌绞龙单体右视图。
图19.图13.I-I′剖面图。
图20.图19.之(106)蒸汽灭菌绞龙左段部分放大视图。
图21.图19.之(107)蒸汽灭菌绞龙中段部分放大视图。
图22.图19.之(108)蒸汽灭菌绞龙右段部分放大视图。
图23.图13.C-C′剖面图。
图24.(21)水冷式绞龙单体俯视图。
图25.(21)水冷式绞龙单体仰视图。
图26.(21)水冷式绞龙单体正视图。
图27.(21)水冷式绞龙单体后视图。
图28.图24.Z-Z′剖面图。
图29.图24.G-G′剖面图。
图30.图28.之(109)冷却绞龙左段部分放大视图。
图31.图28.之(110)冷却绞龙中段部分放大视图。
图32.图28.之(111)冷却绞龙右段部分放大视图。
图33.(21)水冷式绞龙单体左视图。
图34.(21)水冷式绞龙单体右视图。
图35.(3)接种机俯视图。
图36.(3)接种机正视图。
图37.(3)接种机后视图。
图38.图35.L-L′剖面图。
图39.(3)接种机左视图。
图40.(3)接种机右视图。
图41.图35.M-M′剖面图。
图42.食用菌固体培养基连续生产装置内培养基和热能流向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文国林,未经文国林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30521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伸缩式便携折叠衣架
- 下一篇:一种圆形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