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环保无铅硅太阳能电池电极银浆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304623.9 | 申请日: | 2012-08-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2831951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2-19 |
发明(设计)人: | 郭万东;汪圣付;袁艺琴;孟祥法;刘晶晶;董培才 | 申请(专利权)人: | 合肥中南光电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B1/16 | 分类号: | H01B1/16;H01B1/22;H01B13/00;H01L31/0224 |
代理公司: | 安徽合肥华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12 | 代理人: | 余成俊 |
地址: | 231600 安徽省合肥***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环保 无铅硅 太阳能电池 电极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一种环保无铅硅太阳能电池电极银浆,其特征在于,其由A、B两部分浆料等比例混合球磨而成,其两部分组成原料的重量份为:
A浆料:
1-5μm银粉45-50、61-90nm银粉5-10、30-60nm铝粉15-20、玻璃粉A 10-15、有机载体A 15-20,所述的玻璃粉A由下列重量份的原料制成:Bi2O3 20-30、B2O3 10-20、SiO2 5-10、TiO2 5-8、BaO 2-5、V2O5 2-5、AgO2 1-3,所述的有机载体A由下列重量份的原料制成:松节醇30-40、三乙醇胺15-20、柠檬酸三丁酯10-20、羧甲基纤维素5-10、三氟乙酸银2-5、1,4-二羟基磺酸胺0.5-1、聚丙烯酸乙酯2-5、苯胺甲基三乙氧基硅烷1-3;
B浆料:
1-5μm铜粉5-10、30-60nm铝粉 5-10、玻璃粉B 3-6、有机载体B 5-10,所述的玻璃粉B由下列重量份的原料制成:SiO2 10-20、Bi2O3 5-10、ZnO 5-8、ZrO2 2-5、MgO2-5、Al2O3 1-5、Y2O3 1-3,所述的有机载体B由下列重量份的原料制成:丙二醇单丁醚 10-20、邻苯二甲酸二丁酯5-10、乙稀乙二醇醚5-10、丙烯酸树脂2-5、甘油三醋酸酯1-3、己烯基双硬脂酰胺0.5-1、二乙二醇丁醚醋酸酯1-3。
2.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环保无铅硅太阳能电池电极银浆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玻璃粉A的制备
按配方配比称取各原料,混合均匀后放于1000-1300℃高温马孚炉中进行烧结,保温30-50 min,然后用去离水淬火后研磨,过200-300目筛,冷却,再在600-700℃保温5-6小时,然后,再用去离子水淬火,研磨,过不同目数的筛,分别收集得到1-5μm玻璃粉,10-15μm玻璃粉和20-25μm玻璃粉,再分别用20-30%盐酸浸泡1-2小时,然后用去离子水洗净至中性,烘干备用;
(2)玻璃粉B的制备
按配方配比称取各原料,混合均匀后放于1000-1200℃高温马孚炉中进行烧结,保温30-40 min,然后用去离水淬火后研磨,过200-300目筛,冷却,再在600-700℃保温5-6小时,然后,再用去离子水淬火,研磨,过不同目数的筛,分别收集得到1-5μm玻璃粉和10-15μm玻璃粉,再分别用20-30%盐酸浸泡1-2小时,然后用去离子水洗净至中性,烘干备用;
(3)有机载体A的制备
按配方配比将松节醇、三乙醇胺、柠檬酸三丁酯混匀,在80-110℃下,依次加入羧甲基纤维素、三氟乙酸银、1,4-二羟基磺酸胺、聚丙烯酸乙酯、苯胺甲基三乙氧基硅烷溶解,搅拌均匀即可;
(4)有机载体B的制备
按配方配比将丙二醇单丁醚 、邻苯二甲酸二丁酯、乙稀乙二醇醚混匀,在80-110℃下,依次加入丙烯酸树脂、甘油三醋酸酯、己烯基双硬脂酰胺、二乙二醇丁醚醋酸酯溶解,搅拌均匀即可;
(5)A浆料的制备
将步骤(1)所制得的不同粒径的玻璃粉A加入步骤(3)所制得的有机载体A中,搅拌混和,再每次间隔30-40分钟依次加入1-5μm银粉、61-90nm银粉、30-60nm铝粉,混和2-3小时,得到A浆料;
(6)B浆料的制备
将步骤(2)所制得的不同粒径的玻璃粉B加入步骤(4)所制得的有机载体B中,搅拌混和,再每次间隔30-40分钟依次加入1-5μm铜粉、30-60nm铝粉 ,混和2-3小时,得到B浆料;
(7)A浆料和B浆料的混合球磨
将A浆料和B浆料等比例混合,球磨,研磨至浆料细度小于10μm,调粘度,粘度为120-200Pa·s,即得本发明太阳能电池电极银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合肥中南光电有限公司,未经合肥中南光电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304623.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鱼钩及其制造方法
- 下一篇:五主机三面冲数控生产线的冲孔加工系统及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