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耐酸反应型锦纶固色剂及其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210304218.7 | 申请日: | 2012-08-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2850500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1-02 |
发明(设计)人: | 张红燕;吴彬;王胜鹏;金鲜花;陈丽;王利萍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传化股份有限公司;杭州传化精细化工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G16/04 | 分类号: | C08G16/04;C08G8/28;D06P5/08;D06P3/82 |
代理公司: | 浙江翔隆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06 | 代理人: | 张建青 |
地址: | 311215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耐酸 反应 锦纶 固色剂 及其 应用 | ||
1. 一种耐酸反应型锦纶固色剂,其特征在于,其采用如下方法制备:利用一种酚类物质与两种芳香族磺酸化合物在复合催化剂作用下与甲醛进行缩合反应;然后向前述的反应体系中加入环氧氯丙烷以及改性剂进行改性;最后,改性所得的多元共聚高分子芳香族磺酸甲醛缩合物用强酸或浓酸调节pH值至2.0~4.0,得耐酸反应型锦纶固色剂;
所述的一种酚类物质为苯酚、苯甲酚、双酚S、双酚A或萘酚,所述的两种芳香族磺酸化合物为下述化合物中的任二种:苯酚磺酸、甲基苯酚磺酸、萘磺酸、磺化双酚S、磺化双酚A、萘酚磺酸;
所述的复合催化剂为氢氧化钾/硼酸或氢氧化钠/硼酸,氢氧化钾或氢氧化钠与硼酸的质量比为100:0.01-0.5,复合催化剂的用量为前述单体总质量的1-1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耐酸反应型锦纶固色剂,其特征在于,其制备方法的具体步骤如下:
将一种酚类物质和两种芳香族磺酸化合物与复合催化剂分散溶解在去离子水中,加热升温至60~110℃,常压下0.5~3小时内滴加完甲醛,继续反应4~18小时后,降温至50~80℃,滴加环氧氯丙烷,滴加时间为0.5~3小时,滴完后在50~80℃的温度下保温反应0.5~5小时,继续往反应体系中加入改性剂,在温度为50~80℃下反应0.5~5小时后,加入之前所加物料总质量10~30%的强酸或浓酸,调节pH值为2.0~4.0后冷却即得耐酸反应型锦纶固色剂。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耐酸反应型锦纶固色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催化剂的用量为前述单体总质量的3-8%。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耐酸反应型锦纶固色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苯酚磺酸采用苯酚磺酸盐代替,甲基苯酚磺酸采用甲基苯酚磺酸盐代替,萘磺酸采用萘磺酸盐代替。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耐酸反应型锦纶固色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缩合反应的温度为80~100℃。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耐酸反应型锦纶固色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改性剂为尿素、双氰胺、三聚氰胺、双氧水、过硫酸钾、过硫酸铵、亚硫酸钠、亚硫酸氢钠或硫代硫酸钠,其用量为所加甲醛质量的5~10%。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耐酸反应型锦纶固色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甲醛与由一种酚类物质和两种芳香族磺酸化合物组成的混合芳香族化合物的质量比为0.1~1.5:1,所述环氧氯丙烷与酚类物质的质量比为0.2~1.2:1。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耐酸反应型锦纶固色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甲醛与混合芳香族化合物的质量比为0.2~0.8:1。
9.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耐酸反应型锦纶固色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强酸或浓酸为甲酸、冰醋酸中的一种或二种的混合物,所述的酚类物质与两种芳香族磺酸化合物中的任一种的质量比为1:0.5-5。
10.将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耐酸反应型锦纶固色剂用于锦纶织物的固色加工整理,其特征在于,采用浸渍法和浸轧法两种处理工艺,采用浸渍法处理时,固色剂用量为0.5~5.0%,浴比为1:5~50,工作液pH值为3.0~5.0,固色温度为70~90℃,固色时间为20~30min,烘干;采用浸轧法处理时,固色剂用量为1~50g/l,带液率为30~150%,固色处理温度为100~15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传化股份有限公司;杭州传化精细化工有限公司,未经浙江传化股份有限公司;杭州传化精细化工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304218.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环保型无铬离子的水性磷酸盐基渗铝硅料浆
- 下一篇:旋转摆动机械手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