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连续反应釜制备金银合金纳米颗粒的方法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210303767.2 申请日: 2012-08-22
公开(公告)号: CN102773496A 公开(公告)日: 2012-11-14
发明(设计)人: 李清彪;刘宏宇;黄加乐;孙道华;李军;张宗立 申请(专利权)人: 厦门大学
主分类号: B22F9/24 分类号: B22F9/24
代理公司: 厦门南强之路专利事务所 35200 代理人: 马应森;戴深峻
地址: 361005 *** 国省代码: 福建;35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连续 反应 制备 金银 合金 纳米 颗粒 方法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金银合金纳米颗粒,尤其是涉及一种在连续搅拌釜式反应器中采用侧柏叶水提液快速制备金银合金纳米颗粒的方法。

背景技术

对于一些化学反应,合金纳米粒子由于具有远优于单组分金属的催化性能而引起研究者的兴趣。其中,金和银由于晶格性质相似极易形成合金而备受关注。

金和银晶格性质虽然相似,但是其对于不同反应物的吸附能力却不同,其合金催化剂在反应中所起到的协同作用可以大大提高其催化性能,这就使得合金纳米粒子具备了比单金属纳米粒子更为优异的催化性能。因此将前驱体金和银同时纳米化制备形成金银合金纳米粒子是提高其催化效率的重要途径。例如,Mou小组报道了其对CO的催化氧化作用,金对CO以及Ag对O2的高效吸附能力而提升了低温下对CO的氧化能力(J.Phys.Chem.B.,2005,109:18860)。

传统的金银合金制备方法主要有化学还原法、电化学合成、微乳液法、激光诱导法、微波合成等方法。然而这些方法在制得高纯度合金纳米粒子的同时,也存在着引入大量化学试剂或者反应不易于放大等缺点。

目前也出现了一些相对绿色的生物还原制备金银合金纳米颗粒的方法,如E.Castro-Longoria等报道了利用丝状真菌Neurospora crassa制备金银合金纳米粒子的方法(Colloids Sur.,B,2011,83:42–48)。S.Shiv Shankar等报道了利用印度苦楝树叶提取物合成金银合金纳米颗粒的方法(J Colloid Interface Sci.2004,275:496-502。然而,在公开的专利中,尚无利用生物还原法制备金银合金纳米颗粒的报道。而且现有的研究只停留在间歇制备阶段,无法实现大批量的生产。将连续搅拌釜式反应器(CSTR)应用于金银合金纳米颗粒的植物生物质还原制备,不仅可以实现连续化的生产,而且操作简单,环境友好,能耗较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在连续搅拌釜式反应器中利用侧柏叶水提液连续还原制备金银合金纳米颗粒和调控颗粒粒径的方法。

本发明包括以下步骤:

1)分别在2份侧柏叶干粉中加入去离子水,振荡后,过滤,所得滤液即为侧柏叶水提液;

2)配制不同浓度的金前驱体、银前驱体和氢氧化钠溶液,用于调节侧柏叶水提液的pH值;

3)通过加热器调控反应器的温度,使反应器的温度保持在30~90℃,再用蠕动泵将金前驱体、银前驱体和侧柏叶水提液以相同体积流率通过进料口持续通入到反应器中进行反应,用磁力搅拌器进行搅拌,关闭出口阀门,待反反应器中反应液体积达到50ml时,打开出口阀门收集反应液,出口流量控制在1500μL/min(即进出口速度达到平衡),反应液用冰浴冷却以尽量终止反应,即得金银合金纳米颗粒。

在步骤1)中,所述2份侧柏叶干粉的质量与去离子水的体积比可为3g∶6g∶100ml;所述振荡的条件可于摇床中30℃,150rpm振荡12h;所述过滤可采用双层滤纸过滤,所得滤液即浓度为30和60g/L的侧柏叶水提液。

在步骤2)中,所述金前驱体可为HAuCl4溶液,所述银前驱体可为AgNO3溶液;所述氢氧化钠溶液的摩尔浓度可为8和12mmol/L。

在步骤3)中,所述流率可为500μL/min。

所制得的金银合金纳米颗粒主要呈球形,平均粒径位于7.6~17.9nm,颗粒分散性好。

利用F30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对所得的金银合金纳米颗粒的形貌和粒径进行观察并利用粒径统计软件Sigmascan pro4对所得到的电镜图进行粒径统计。

本发明通过加热器来调控反应器内的温度,利用蠕动泵进行加料,然后设定工艺参数:反应温度(30~90℃)、原料液的流率(250μL/min)。

本发明工艺简单,操作简便,反应迅速,环境友好,能耗较低,可实现连续生产,只要适当地扩大反应器规模,易于进行工业化生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制备的粒径最小的合金纳米颗粒的TEM图。在图1中,标尺为100nm。

图2为本发明制备的粒径最大的合金纳米颗粒的TEM图。在图2中,标尺为100nm。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

以下实施例按如下步骤进行: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大学,未经厦门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30376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