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六自由度运动平台有效
申请号: | 201210303418.0 | 申请日: | 2012-08-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2862929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1-09 |
发明(设计)人: | 刘文冬;崔明宝;张蔚萍;王宝奇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摩诘创新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6F7/08 | 分类号: | B66F7/08;B66F7/28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聚阳光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50 | 代理人: | 张建纲 |
地址: | 100086 北京市海淀区青云里满庭***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自由度 运动 平台 | ||
1.一种六自由度运动平台,包括上平台(1)、下平台(2)和六根电动推杆(3),所述电动推杆(3)分布于所述上平台(1)与下平台(2)之间,且其两端分别通过一铰支座(4)与所述上平台(1)和下平台(2)一一对应铰接,所述电动推杆包括:
缸筒(33);
承载装置(32),设置于所述缸筒(33)内;及
电力驱动装置(31),设置于所述缸筒(33)的一端,且二者固定连接,用于驱动所述承载装置(32)沿所述缸筒(33)的轴线上下移动;
其特征在于,所述缸筒(33)内还设置一密闭腔室(36),所述密闭腔室(36)由所述承载装置(32)、电力驱动装置(31)及缸筒(33)围接而成,所述缸筒(33)上成型有与气压/液压动力源相连接的进气/液孔(35),所述进气/液孔(35)与所述密闭腔室(36)相连通,所述承载装置(32)和电力驱动装置(31)分别与所述缸筒(33)气密/液密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六自由度运动平台,其特征在于,
所述承载装置(32)包括:
活塞杆(323),设置于所述缸筒(33)内,其为中空结构,其一端伸出所述缸筒(33)端部,并形成闭合端;
丝杠副(321),固定与所述活塞杆(323)的下端;
导向套(322),与所述丝杠副(321)固定连接,其外圆面上设有气封/液封(34),且与所述缸筒(33)内壁气密/液密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六自由度运动平台,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力驱动装置(31)包括:
驱动电机(311)、丝杠(312)和支撑座(313),所述支撑座(313)的一端与所述驱动电机(311)固定连接,其另一端与所述缸筒(33)的一端气密/液密连接,所述丝杠(312)的一端与所述驱动电机(311)连接,且与所述支撑座(313)形成旋转密封,所述丝杠(312)的另一端贯穿所述丝杠副(321)并伸至所述活塞杆(323)的空腔内,所述丝杠(312)与所述丝杠副(321)形成传动支撑;所述密闭腔室(36)由所述支撑座(13)、丝杠副(321)、导向套(322)及缸筒(33)围接而成。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六自由度运动平台,其特征在于,
所述丝杠(312)为滚珠丝杠,所述丝杠副(321)为滚珠丝杠副。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六自由度运动平台,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铰支座(4)包括轴承座(41)、主转轴(42)和副转轴(43);所述主转轴(42)包括彼此连接的承载轴(421)和非承载轴(422),所述非承载轴(422)设置于所述承载轴(421)的两端,其端部与所述轴承座(41)连接,沿所述承载轴的径向成型一通孔(423),所述副转轴(43)贯穿所述通孔(423),其两端伸出所述承载轴的外侧,所述电动推杆(3)的端部与所述副转轴(43)的两端连接,且绕所述通孔(423)的中线旋转,所述承载轴(421)位置处的轴径大于所述非承载轴(422)位置处的直径。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六自由度运动平台,其特征在于,
所述承载轴(421)的母线呈对称的外凸弧形结构,其中部位置的轴径大于其两侧位置的轴径,所述承载轴(421)与所述非承载轴(421)间通过圆弧过渡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六自由度运动平台,其特征在于,
所述承载轴(421)的外圆面成型一对称的切削平面(424),所述通孔(423)垂直贯穿两所述切削平面(424)。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六自由度运动平台,其特征在于,
所述非承载轴(422)与所述轴承座(41)通过滑动轴承(46)旋转配合,沿所述滑动轴承(46)的径向成型有注油孔(461)和多个石墨小孔(462),所述石墨小孔(462)内填充有石墨填料(47);
所述轴承座(41)上成型有与所述注油孔(461)相连通的注油通道(411),所述注油通道(411)的进油口与油杯(48)连通。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六自由度运动平台,其特征在于,
所述副转轴(43)固定于所述通孔(423)内,所述电动推杆的端部套置于所述副转轴(43)的两端,二者之间设有第一滑动轴承(49),用于实现所述电动推杆与副转轴(43)间的相对旋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摩诘创新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北京摩诘创新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303418.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空气源和废水源双源热泵三联供机组
- 下一篇:一种智能涂层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