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离子产生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210303413.8 | 申请日: | 2012-08-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3036147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4-10 |
发明(设计)人: | 冈桥哲秀 | 申请(专利权)人: | 夏普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H01T23/00 | 分类号: | H01T23/00 |
代理公司: |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1100 | 代理人: | 邱忠贶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离子 产生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离子产生装置,特别涉及能以电池等直流电源驱动,耗电低、可长时间运转的离子产生装置。
背景技术
离子产生装置广泛使用于固定型离子产生机、或者固定型的空调或者空气调节器等。这些设备的设备本身是固定型的,因此一般使用市电交流电源作为电源。所以,在这些设备所使用的离子产生装置中,电源由市电交流电源得到。
但是近些年来,由于可移动式的离子产生机的需求提高,在这种情况下需要利用电池来驱动,因此希望尽可能抑制电池的消耗以经受比较长时间的使用,为了回应该要求,提出了各种技术。
图4是示出专利文献1所涉及的离子产生装置10的主要部分的电路图。离子产生装置10包括电池16、开关11、开关脉冲信号产生部17、FET18、变压器14。另外,开关脉冲信号产生部17包含方波振荡电路12、高通滤波器19、施密特触发反相器13,另外在变压器14的后级配置有未图示的离子产生元件。
在该离子产生装置10中,离子产生所涉及的高电压在变压器14的2次侧线圈生成的过程大致如下。
若关闭开关11,则在开关脉冲信号产生部17中,方波振荡电路12产生成为开关脉冲信号的基准周期的方波。该方波由高通滤波器19提取出边缘波形,由施密特触发反相器13进一步陡峭化,之后作为开关脉冲信号输入至FET18。
若FET18输入有开关脉冲信号,则输入的开关脉冲信号的脉宽与脉冲间间隔对应,将供给至变压器14的1次侧线圈的电池16的电压接通断开。这样,在变压器14的2次侧线圈,利用电磁感应原理,生成有开关脉冲信号被升压的电压。
由于所述的开关脉冲信号通过使用方波振荡电路12的方波的边缘波形输出,脉宽相对于脉冲间间隔缩短而生成,因此通过由此设定离子产生频度,抑制电池16的消耗。
专利文献1:日本公开专利公报“特开2006-179363号公报(2006年7月6日公开)”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然而,在专利文献1中,对于离子产生量,具体而言,为了能用2节7号干电池进行1周以上的持续放电,在从离子产生电极的前端离开20cm的位置为1万个/cm3以上、10万个/cm3以下,从进一步小型化的观点而言,离子产生量为5万个/cm3以下。由于为了获得这样的离子产生量,利用变压器将开关脉冲信号直接升压并产生离子产生用的高电压,因此变压器所涉及的升压以前的电压较低,对于变压器的升压比、即提高匝数比并提高离子产生用的放电电压而言会受到限制。
另外,在专利文献1中,尽管通过抑制电池的消耗,能够延长连续运转时间,但由于因此离子产生量较少,因此存在的问题是,无法对应离子产生装置与使用者的距离离开某一程度的情况下的使用形态。在专利文献1的情况下,这是使离子产生装置接近使用者的身体来使用的形态,从小型化的必要性而言,不能允许变压器大型化导致装置自身大型化。
而且,在考虑将离子产生装置放在桌上的使用形态的情况下,存在的问题是,为了在与离子产生元件的距离为60~80cm的距离求出所述程度的离子产生量,或者使离子产生量具有强弱,希望能将离子产生频度在广范围变更,但无法对应这样的使用。
本发明的目的鉴于该问题,提供一种能够以低耗电得到较高的离子产生量的离子产生装置。
解决问题的方法
本发明所涉及的离子产生装置的特征在于,包括:充电部,对输入的直流电压充电;变压器,所述充电部的输出电压输入至1次侧线圈,向2次侧线圈输出衰减振荡电压;离子产生元件,施加有所述衰减振荡电压;开关元件,将所述变压器的所述1次侧线圈相对于接地电位进行接通断开;以及驱动部,控制所述开关元件的接通断开,所述开关元件在所述充电部充电后被接通,在所述2次侧线圈与所述离子产生元件的电容所决定的谐振周期为T时,在与从T/4到T/2对应的时间被断开。
本发明所涉及的离子产生装置的特征在于,包括:充电部,对输入的直流电压充电;变压器,构成为所述充电部的输出电压输入至1次侧线圈,在2次侧线圈产生衰减振荡电压;离子产生元件,施加有所述衰减振荡电压;开关元件,将所述输出电压向所述1次侧线圈的输入进行接通断开;以及驱动部,控制所述开关元件的接通断开,在所述2次侧线圈与所述离子产生元件的电容所决定的谐振周期为T时,所述开关元件在所述充电部充电后被接通,在经过与从T/4到T/2对应的时间后被断开。
发明的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夏普株式会社,未经夏普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30341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