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分段式空气冷却器无效
申请号: | 201210303210.9 | 申请日: | 2012-08-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3629950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3-12 |
发明(设计)人: | 高玉琴 | 申请(专利权)人: | 高玉琴 |
主分类号: | F28D3/00 | 分类号: | F28D3/00;F28D7/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25500 江苏省泰州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段式 空气冷却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空气冷却器,用空气对热流介质进行冷却。
背景技术
现有的空气冷却器有:干式空气冷却器器、湿式空气冷却器、干式冷却器以环境空气作为冷却介质,依靠翅片管扩展转热面积来强化管外传热,借空气横掠翅片管后的空气温升带走热量,达到冷却管内热流体的目的。其特点是操作简单,使用方便;但其管内热流体出口温度取决于空气干球温度,它对低温位的热流体的冷却无能为力。为弥补干式空气冷却器的缺点,出现了湿式空气冷却器,湿式空气冷却器根据其喷水方式可分为增湿型和喷淋型;增湿型空气冷却器的工作机理是在空气冷却器的工作过程中在空气入口出喷雾状水,使空气冷却器的入口空气增湿降温,增湿后的低温空气经挡水板除去夹带的水滴,在横掠翅片管束,从而增大空气入口温度与热流体出口温度之间的温差来强化管外传热。喷淋型空气冷却器的工作机理是在空气冷却器的工作过程中直接向翅片管上喷雾状水借助于翅片管上少量水的蒸发和空气被增湿降温而强化管外传热。
现有的增湿型空气冷却器的换热效果不如喷淋型空气冷却器,同时增湿型空气冷却器设置了挡水板,增大了空气流通的阻力,风机需消耗较大的功率;而喷淋型空气冷却器通过水蒸发传热时,翅片的根部易结垢增加了热阻,使用一段时间后换热效果变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对现有的湿式空气冷却器进行改进,实现延缓翅片管结垢,提高换热效果;减小空气流通阻力,降低风机电能消耗。
为此本发明提供一种分段式空气冷却器,它包括壳体1,壳体1底部为敞口,壳体1顶部的出风口22装有引风的风机23,壳体1安装在框架7上,壳体1内设置有进行第一次换热的上翅片管2、进行第二次换热的下翅片管3,上翅片管2、下翅片管3串联连接,其特征是所述的上翅片管2设置在壳体1的上部,所述的下翅片管3设置在壳体1的下部,上翅片管2与下翅片管3之间设置有喷水管4,喷水管4上设置有喷雾头5,喷雾头5面向下翅片管3,下翅片管3的下方设置有储水池8,所述的上翅片管上的翅片18-1具有上、下端部对称折弯的形状。
该空气冷却器与现有技术的湿式空气冷却器相比有益效果是,由于换热的上、下翅片管采取分段设置,所述的翅片管之间设有喷雾管,工作过程中,下翅片管内的热流介质已经换热其温度较低,喷雾头喷出雾状水与下翅片管接触不会产生蒸发而在下翅片管表面上结垢,并且能强化换热,使热流介质迅速降温;而掠过上翅片管的上升的空气流的通过增湿降温可与上翅片管形成较大的温差,强化对上翅片管的换热;由于增湿后的空气流中的水分较少,可延缓上翅片管的结垢,保持换热效果。上翅片管的翅片的 上、下端部对称折弯,可挡住空气流中的水滴,从而省去了挡水板,减小了空气流通阻力降低风机的电能消耗。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结合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实施例。
本发明的分段式空气冷却器,包括壳体1,壳体1底部为敞口,壳体1顶部出风口22部位装有引风的风机23,壳体1安装在框架7上,壳体1内设置有对热流介质进行第一次换热的上翅片管2、对热流介质进行第二次换热下翅片管3,上翅片管2、下翅片管3分别由横梁15、16支承,横梁15、16固定在外壳1的内壁上,其特征是所述的上翅片管2设置在壳体1的上部,所述的下翅片管3设置在壳体1的下部,上翅片管2与下翅片管3通过连接管19 串联连接,上翅片管2与下翅片管3之间设置有喷水管4,喷水管4上设置有喷雾头5,喷雾头5面向下翅片管3,下翅片管3的下方设置有储水池8;所述的上翅片管2由翅片18-1和穿在翅片18-1中的蛇形状的基管17构成,其中翅片18-1具有上、下端部对称折弯的形状;所述的下翅片管3由由翅片18-2和穿在翅片18-2中的蛇形状基管17构成,翅片18-2为平板形状。
所述的风机23,由风叶24和驱动风叶旋转的电动机25组成,风叶24设置在出风口22内,电动机25沿与出风口垂直方向设置在壳体1的外部,自然空气由风机从壳体的底部吸进,在壳体内流过,再从出风口22流出。电动机25设置在壳体1的外部,可防止空气流中水滴进入电动机内而造成电动机损坏。
储水池8为一上部敞口的箱体,水泵6将储水池中的冷却水抽出经输送管14送进喷水管4,通过喷雾头5向下喷出雾化水,雾化水流回到储水池形成冷却水的循环,以节约用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高玉琴,未经高玉琴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30321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