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牙合磨损评价装置、评价方法及评价程序有效
申请号: | 201210302839.1 | 申请日: | 2012-08-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2949247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3-06 |
发明(设计)人: | 门林勇生;繁泽麻纱子;高桥启至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松风 |
主分类号: | A61C19/04 | 分类号: | A61C19/04 |
代理公司: | 隆天国际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72003 | 代理人: | 董雅会;郭晓东 |
地址: | 日本国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磨损 评价 装置 方法 程序 | ||
1.一种牙合磨损评价装置,其特征在于,
读入使用前的假牙的三维形状数据和使用后的假牙的三维形状数据,基于所述使用前的假牙的三维形状以及所述使用后的假牙的三维形状来模拟咬合器的颌运动,由此算出且显示所述使用前的假牙的特定值与所述使用后的假牙的该特定值之间的差,其中,所述特定值指,使所述假牙的上颌牙弓与下颌牙弓咬合的所述咬合器的设定值,即髁道间距离、上弓与下弓间距离、矢状髁道倾斜度、平衡侧侧方髁道角、即刻侧移量、作业侧侧方髁道角、矢状切道倾斜度以及侧方切道外倾角中的至少一个。
2.一种牙合磨损评价装置,其特征在于,
读入同一患者所使用的多个假牙的使用后的三维形状数据,基于所述多个假牙的三维形状模拟咬合器的颌运动,由此算出且以时间序列的坐标图形式显示特定值,该特定值指,使所述假牙的上颌牙弓与下颌牙弓咬合的所述咬合器的设定值,即髁道间距离、上弓与下弓间距离、矢状髁道倾斜度、平衡侧侧方髁道角、即刻侧移量、作业侧侧方髁道角、矢状切道倾斜度以及侧方切道外倾角中的至少一个。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牙合磨损评价装置,其特征在于,还算出且显示所述假牙的上颌牙弓和下颌牙弓在中心咬合位置的相对角度。
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牙合磨损评价装置,其特征在于,还算出且显示所述假牙的上颌牙弓和下颌牙弓在中心咬合位置的相对位置。
5.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牙合磨损评价装置,其特征在于,还算出且显示从第一规定咬合状态变为第二规定咬合状态时的所述假牙的上颌牙与下颌牙之间的因滑动引起的相对移动距离以及相对移动角度中的至少一个。
6.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牙合磨损评价装置,其特征在于,还算出且显示所述假牙的体积。
7.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牙合磨损评价装置,其特征在于,还算出且显示所述假牙的牙尖顶的高度。
8.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牙合磨损评价装置,其特征在于,还算出且显示代表所述假牙的特定范围的平面的角度差。
9.一种牙合磨损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
将使用前的假牙的三维形状数据和使用后的假牙的三维形状数据读入计算机,基于所述使用前的假牙的三维形状以及所述使用后的假牙的三维形状来在所述计算机上模拟咬合器的颌运动,由此算出且在画面上显示所述使用前的假牙的特定值与所述使用后的假牙的特定值之间的差,其中,所述特定值指,使所述假牙的上颌牙弓与下颌牙弓咬合的所述咬合器的设定值,即髁道间距离、上弓与下弓间距离、矢状髁道倾斜度、平衡侧侧方髁道角、即刻侧移量、作业侧侧方髁道角、矢状切道倾斜度以及侧方切道外倾角中的至少一个。
10.一种牙合磨损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
将同一患者所使用的多个假牙的使用后的三维形状数据读入计算机,基于所述多个假牙的三维形状来在所述计算机上模拟咬合器的颌运动,由此算出且在画面上以时间序列的坐标图形式显示特定值,该特定值指,使所述假牙的上颌牙弓与下颌牙弓咬合的所述咬合器的设定值,即髁道间距离、上弓与下弓间距离、矢状髁道倾斜度、平衡侧侧方髁道角、即刻侧移量、作业侧侧方髁道角、矢状切道倾斜度以及侧方切道外倾角中的至少一个。
11.一种牙合磨损评价程序,其特征在于,
读入使用前的假牙的三维形状数据和使用后的假牙的三维形状数据,基于所述使用前的假牙的三维形状以及所述使用后的假牙的三维形状来模拟咬合器的颌运动,由此算出且显示所述使用前的假牙的特定值与所述使用后的假牙的特定值之间的差,其中,所述特定值指,使所述假牙的上颌牙弓与下颌牙弓咬合的所述咬合器的设定值,即髁道间距离、上弓与下弓间距离、矢状髁道倾斜度、平衡侧侧方髁道角、即刻侧移量、作业侧侧方髁道角、矢状切道倾斜度以及侧方切道外倾角中的至少一个。
12.一种牙合磨损评价程序,其特征在于,
读入同一患者所使用的多个假牙的使用后的三维形状数据,基于所述多个假牙的三维形状来模拟咬合器的颌运动,由此算出且以时间序列的坐标图形式显示特定值,该特定值指,使所述假牙的上颌牙弓与下颌牙弓咬合的所述咬合器的设定值,即髁道间距离、上弓与下弓间距离、矢状髁道倾斜度、平衡侧侧方髁道角、即刻侧移量、作业侧侧方髁道角、矢状切道倾斜度以及侧方切道外倾角中的至少一个。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松风,未经株式会社松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302839.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