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实现渗沥液污染物零排放和资源化的处理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302786.3 | 申请日: | 2012-08-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3420439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2-04 |
发明(设计)人: | 李虹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虹 |
主分类号: | C02F1/04 | 分类号: | C02F1/04;C02F1/16;B01D53/78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北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53 | 代理人: | 卢业强 |
地址: | 100089 北京市海***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实现 渗沥液 污染物 排放 资源 处理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垃圾渗沥液的处理方法。
背景技术
对于各种污染物浓度高、成分复杂、高毒性或者可生化性差的垃圾渗沥液,其中的污染物浓度是普通污水的百倍以上,极难处理,处理后还会产生大量污泥和浓缩液,成为长期不易解决的行业性难题。
现有渗沥液处理方法存在的问题主要有:
生物法:设备体积大,需投加炭源,去除不彻底,产生大量污泥;
吹脱法:能耗高,药耗高,去除不彻底,易受环境条件影响;
吸附法:设备成本高,药耗高,再生频繁,冲洗水需要二次处理;
氧化法:设备成本高,药耗/能耗极高;
纳滤法:由于渗沥液属于高浓度污染物,因此膜污染严重;由于小分子污染物与水分子大小相近,因此去除率低,不易达标;产生大量浓缩液,处置困难。
反渗透法:能耗较高;由于渗沥液属于高浓度污染物,因此膜污染严重;由于小分子污染物与水分子大小相近,因此去除不彻底,不易达标;产生大量浓缩液,处置困难。
以上任何一种处理方法都不能满足排放标准,现在工程上普遍采用的处理方法是将混凝、沉淀,生物厌氧消化、生物好氧处理,生物硝化和反硝化处理,膜生化反应器、各种氧化剂配合各种催化剂、触媒、紫外光、超声波处理、纳滤膜/反渗透膜处理等的反复组合和叠加,涉及多种物理因子、多种化学因子以及多种生物氧化因子。但是所有这些多因子的组合处理方法都普遍存在着设备数量众多、体积庞大,易受水质和环境条件影响,多种处理因子之间相互影响和干扰,系统的能耗高、药耗高、操作管理难度高,不能适应不同时期的渗沥液,去除不彻底,不易达到排放标准,处理过程中产生大量更加难以处理的浓缩液和污泥。
上述多种因子组合处理方法都会产生大量难以处置的污泥和浓缩液(占渗沥液总量的30%~40%以上),长期以来多数都是将这些污泥和浓缩液排放到填埋场,后果是造成填埋场内渗沥液中污染物的浓度持续升高,在3-4年内后即会逐步接近能够处理浓度的上限,至使处理效率降低直至失效,而垃圾填埋场的典型设计寿命为十几年,因而留下重大后患。
如果采用石灰、水泥等无机固化剂对垃圾渗沥液进行固化处理是可以达到零排放的目的的,但目前国内外均没有采用该方法的实例,其原因是:
一方面,现有对渗沥液的处理方法实际产生的浓缩液占的比例很高、存在体积过大、固化成本过高、经济上无法承受的问题。
另一方面,垃圾渗沥液中都存在低沸点挥发性污染物,现有对渗沥液的处理方法,普遍采用的是将混凝、沉淀,生物厌氧消化、生物好氧处理,生物硝化和反硝化处理,膜生化反应器、各种氧化剂配合各种催化剂、纳滤膜/反渗透膜处理等的组合和叠加。渗沥液中气态碱性污染物的浓度非常高,生物硝化和反硝化处理只能去除一部分;氧化剂配合各种催化剂很难将其氧化;因此如果采用固化处理,在固化过程中或固化后,挥发性污染物会对空气产生二次污染;挥发性污染物的溶解析出,对地表水和地下水都会产生二次污染,所以不能实施这种易产生二次污染的固化处理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工艺简单、所需设备成本和处理费用低、能够对垃圾渗沥液实现高效、深度处理的实现渗沥液污染物零排放和资源化的处理方法,本方法具有可实现垃圾渗沥液污染物的零排放、并可进一步达到使污染物资源化的优点。
解决上述问题的技术方案是:本发明方法,包含下述内容:
A、加热垃圾渗沥液产生含有气态碱性污染物的水蒸气,对含有气态碱性污染物的水蒸气与含有高沸点污染物的浓缩垃圾渗沥液进行气液分离;
B、将由垃圾渗沥液蒸发并分离出来的含有气态碱性污染物的水蒸气通过压缩机加压,使其成为提高了饱和温度的过热水蒸气,将该过热水蒸气与处于沸点的酸性吸收中和剂溶液进行气液接触,使酸性吸收中和剂溶液对过热水蒸气中的气态碱性污染物进行吸收和中和,将其转化为不易挥发的溶解性盐,从而将其从水蒸气中分离出来;
C、使酸性吸收中和剂溶液反复循环吸收过热水蒸气中的气态碱性污染物,来提高酸性吸收中和剂溶液中盐的浓度,同时利用过热水蒸气的过热值蒸发酸性吸收中和剂溶液中的水分,提高酸性吸收中和剂溶液中盐的浓度,然后将含有高浓度盐的酸性吸收中和剂溶液排出进行资源化回收利用。
D、过热水蒸气被酸性吸收中和剂溶液吸收了气态碱性污染物后,再通过换热器将其热量传递给垃圾渗沥液对垃圾渗沥液加热,使垃圾渗沥液产生蒸发,以将汽化潜热回收进行循环利用,传递热量后产生的冷凝水排出进行回收利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虹,未经李虹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30278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超高压空化水流处理船舶压载水系统
- 下一篇:一种变压器骨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