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BMP2/7缓释系统在脑胶质瘤治疗上的应用无效
申请号: | 201210302569.4 | 申请日: | 2012-08-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2772786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1-14 |
发明(设计)人: | 孙奋勇;康贤通;吴培诚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华灿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K38/18 | 分类号: | A61K38/18;A61K47/42;A61P35/00;C08H1/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0643 广东省广州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bmp2 系统 胶质 治疗 应用 | ||
1.一种BMP2/7缓释系统在脑胶质瘤治疗上的应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BMP2/7的载体采用肝素化胶原蛋白;所述的肝素化胶原蛋白的制作步骤:
步骤1:胶原蛋白的交联,取冻干胶原片称重,记录胶原片的质量,配置0.05M的2-甲基吗啡磺酸(MES)100ml(PH5.0);室温下,将胶原片浸泡于上述溶质与酒精的混合物中(酒精体积为40%),再向溶液中加入N,N-环己基碳化二亚胺(EDC)和N-羟基丁二酰亚胺(NHS),按质量比为每克胶原蛋白1.731克EDC和0.415克NHS,浸泡4小时;
步骤2:胶原蛋白的肝素化,交联的胶原蛋白PH5.0的MES缓冲液中浸泡30分钟以上,按1∶0.6配制EDC/NHS溶液,将肝素溶于0.05M的MES缓冲液(PH5.0)中,肝素浓度为2%(w/v),按一定比例加入EDC/NHS溶液;10min后,按每克胶原蛋白188.3ml的比例加入EDC/NHS活化的肝素溶液,孵育2小时后,分别用0.1M的Na2HPO4,4M NaCl与无菌蒸馏水漂洗。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BMP2/7采用异源二聚体类似物。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采用柔性连接技术表达BMP2/7异源二聚体类似物;柔性连接技术参考本发明人的专利“一种BMP2/7异源二聚体结构类似物及其表达方法与应用”,专利200610034620.2。
5.根据权利要求2和权利要求4的应用,其特征在于:BMP2/7异源二聚体与肝素化胶原蛋白结合制成BMP2/7缓释系统,结合步骤如下:
将直径10mm的肝素化胶原膜浸泡于5ml PBS溶液中过夜,晾干后滴入0.25ml的BMP2/7PBS溶液,室温静置90min后,PBS漂洗3次。
6.根据权利要求5的应用,其特征在于:通过构建大鼠颅内荷瘤模型,进行BMP2/7缓释载体与化疗药物的协同作用、BMP2/7缓释载体的分布动力学特征、BMP2/7缓释载体的生物相容性研究。
7.根据权利要求6的应用,其特征在于:在瘤体内注射BMP2/7缓释载体,能够明显抑制肿瘤的增殖,起到明显的治疗效果;BMP2/7缓释载体能够协同化疗药物抑制肿瘤的生长;缓释系统不但提高了靶区脑组织的药物浓度,同时降低了非靶区组织的浓度,避免药物的毒副作用;所有大鼠均未发生明显行为改变和神经功能缺陷,未出现全身或者局部毒性反应,表明BMP2/7缓释载体的生物相容性良好。
8.根据权利要求5的应用,其特征在于:通过构建裸鼠颅内移植瘤模型,BMP2/7缓释系统单独作用能部分抑制肿瘤组织的形成,肿瘤组织对化疗药物不够敏感,而两者却又明显的协同作用,充分证明BMP2/7治疗脑胶质瘤的潜在价值。
9.根据权利要求5的应用,其特征在于:通过构建裸鼠皮下移植U251胶质瘤模型,BMP2/7能够协同化疗药物显著抑制裸鼠皮下瘤的生长。
10.根据权利要求7、权利要求8、权利要求9的应用,其特征在于:采用复合BMP2/7的缓释载体,在脑胶质瘤的局部可以形成高浓度的给药环境并能缓慢释放BMP2/7,抑制脑胶质瘤的增殖,促进其分化,如果配合传统的治疗手段如放疗或化疗,能够在不同的水平不同的途径发挥作用,增加了消除脑胶质瘤细胞的可能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华灿医药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广州华灿医药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302569.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