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方便开闭的悬架润滑油加注门无效
申请号: | 201210302042.1 | 申请日: | 2012-08-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2806948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2-05 |
发明(设计)人: | 高建路;雷其会;庞洪宾;高健忠;王海磊;许庆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重汽集团济南动力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D25/24 | 分类号: | B62D25/24 |
代理公司: | 济南舜源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7205 | 代理人: | 闫晓燕 |
地址: | 250002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方便 开闭 悬架 润滑油 加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为一种方便开闭的悬架润滑油加注门,特别涉及一种大型客车底盘总成中悬架系统的润滑油加注门。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发展,经济的进步,人民的生活水平得到不断提高,外出旅游是大部分人的选择,客车往往成为最普通的运输工具。众所周知,客车是由上千万个零部件组成,有电子部件,有机械部件,也有塑料部件,但大部分承载件是由机械部件组成,因此,保证机械部件之间可靠的润滑成为影响客车使用安全与寿命的关键点。
根据客车的工作特点,平均每3万公里或每月,需对底盘总成中悬架活动铰接点加注润滑油,以避免机械部件之间的非正常的磨损。但这些机械部件的位置均在客车车身的下方,并且处于车身与底盘连接的狭窄区域内,给润滑油加注工作带来很大的施工困难。因此在客车内部的行李仓中,往往增加此加注门,以方便近距离加注。但是因门位于行李仓内,其要求不仅具有打开后加注润滑油的功能,还要求外观美观,锁闭后还能阻挡往车外的泥水、灰尘进入行李仓内部,避免将行李打湿,同时此门要经常打开与锁闭,必须保证打开与锁闭的方便性与可靠性。
为满足悬架润滑油加注门能挡水、挡泥和能够打开与锁闭这一功能性要求,人们通常直接用钢板加自攻丝固定的方法。但由于采用自攻丝固定较容易出现松脱的现象,经常出现车外泥、水从松脱的空隙中进入车内行李仓中,不仅将行李仓内的行李打湿,同时外观较难看,自攻丝用不了几次,就不能紧固了,从而就不能保证加注门使用的方便性与可靠性了。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加工制造成本低、操作方便的,能在不破坏原结构和部件的前提下方便地打开加注门进行加注;在不加注润滑油时,加注门闭合严密,能挡住车外的灰尘、泥水进入国内或行李仓内,同时,外形整体结构美观、实用的方便开闭的悬架润滑油加注门的技术方案。
本发明是通过如下技术措施实现的:一种方便开闭的悬架润滑油加注门,包括行李仓挡板,所述行李仓挡板上设置有门孔,所述门孔内安装有加注门门框,所述加注门门框周边安装有柔性胶条,所述加注门门框下边框通过单轴铰链安装有加注门门板,所述加注门门框的上边框设置有固定螺母,所述加注门门板的顶部设置有螺栓孔,有与固定螺母配合的紧固螺栓。
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还有,上述行李仓挡板和加注门门板上均粘接有外装饰层。
上述行李仓挡板和加注门门板上的外装饰层为一体的外装饰革,所述外装饰革对应加注门门板的活动边划开。
上述加注门门框焊接固定在行李仓挡板上。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1.在加注润滑油时,该结构能在不破坏原结构和部件的前提下方便地打开加注门进行加注;
2.在不加注润滑油时,加注门闭合严密,车辆在行驶过程中,能挡住车外的灰尘、泥水进入国内或行李仓内。
3.由于加注门关闭后,外面采用整体外装饰革覆盖,该加注门外形结构美观、实用。
4.其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可靠性高,使用寿命长。
附图说明
图1为该发明具体实施方式的轴测结构示意图;
图2为该发明具体实施方式的侧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该发明具体实施方式的中间半剖结构示意图;
图4为该发明具体实施方式锁闭后的正面示意图;
图5为该发明具体实施方式锁闭后的背面示意图;
图中:100、行李仓挡板,101、固定螺母,102、加注门门框,103、单轴铰链,104、加注门门板,105、紧固螺栓,200、外装饰革,300、柔性胶条。
具体实施方式
为能清楚说明本方案的技术特点,下面通过一个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方案进行阐述。
一种方便开闭的悬架润滑油加注门,包括行李仓挡板100,所述行李仓挡板100上设置有门孔,所述门孔内固定焊接有加注门门框102,所述加注门门框102周边安装有柔性胶条300,所述加注门门框102下边框通过单轴铰链103安装有加注门门板104,所述加注门门框102的上边框设置有固定螺母11,所述加注门门板的顶部设置有螺栓孔,有与固定螺母配合的紧固螺栓105。行李仓挡板100和加注门门板104上均粘接有外装饰层,外装饰层为一体的外装饰革200,所述外装饰革200对应加注门门板的活动边划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重汽集团济南动力有限公司,未经中国重汽集团济南动力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30204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汽车钢板弹簧刚度校核方法
- 下一篇:一种中性线断线检测保护方法和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