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高压凝沉制备淀粉基控缓释载体材料的方法及制得的材料和应用有效
| 申请号: | 201210301855.9 | 申请日: | 2012-08-23 |
| 公开(公告)号: | CN102824642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2-19 |
| 发明(设计)人: | 陈玲;李晓玺;黄晓仪;苏健裕;别平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南理工大学 |
| 主分类号: | A61K47/36 | 分类号: | A61K47/36;A61K9/22;A61K9/36 |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华学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45 | 代理人: | 宫爱鹏 |
| 地址: | 51064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高压 制备 淀粉 基控缓释 载体 材料 方法 应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天然高分子材料在生物活性物质控制释放领域的研究与开发领域,特别涉及利用高压凝沉的方法调节淀粉基载体材料的控制释放性能的方法和应用。
背景技术
由于酶工程、发酵工程、基因工程等生物技术的进步,使得各类生物制造的功能性蛋白质和肽类、多糖和寡糖、脂质和脂肪酸等重要生理活性物质正以空前的速度和品种数量进入新型功能食品添加剂、配料的行列。这类功能食品添加剂、配料具有活性强、作用专一、对热、光、pH值等敏感的特点,因此,在加工生产、储存及人体内消化过程中,易受光、温度、气体、pH值、微生物及酶等条件的影响失活、品质劣变。开展在加工生产、储存及人体内消化过程中易失活、品质劣变的功能性食品成分、配料和添加剂的高效化利用技术及装备已成为国内外功能食品研究瞩目的热点。因此,以实现功能食品组分控释传输的新型功能食品组分传输释放系统的开发和利用已经成为现代食品加工和吸收利用中迫切发展的关键新技术。而作为传输释放系统的载体材料起着关键的作用。
目前可单独或与其它材料混合用作控缓释载体材料的淀粉深加工产品主要有β-环糊精、麦芽糊精与淀粉糖浆、多孔淀粉、烯基琥珀酸酯淀粉、羧甲基淀粉等。然而淀粉及其深加工产品本身的结构及性质限制了其作为载体材料的加工应用性能,有些产品虽然乳化性较好,但成膜性较差、固形物含量较低;有些产品虽然具有抑制芯材的释放、抗氧化性强等功能,但乳化性较差,形成的乳状液不稳定。另一方面,目前国内的产品普遍存在一种材料应用在所有产品上,产品的针对性不强等问题,产业化和广泛应用还有赖于相关技术和配套设备的完善。并且这些载体材料的多羟基结构使其具有较强的亲水性,在食品加工过程中由于其较强的亲水性而使得所包埋的食品功能添加剂易提前损失或被破坏,因而目前的大多数淀粉基控缓释体系并未真正解决食品功能添加剂的高效利用问题。此外,食品功能添加剂除了在食品加工过程中能够保持良好活性或功能外,真正体现其功能价值的途径是能够被人体消化吸收利用,而天然淀粉由于可被人体肠道中的淀粉酶消化吸收致使功能因子快速释放故不能直接做为功能因子口服消化道靶向控缓释载体材料。但经研究发现若将淀粉进行适合的结构重组或修饰,可使其在人体上消化道内被淀粉酶降解消化的速度发生改变,从而可以成为理想的消化道靶向控缓释系统的新型载体材料。本发明申请人利用物理重组和化学修饰调控淀粉分子的重聚集行为,构筑了抗消化淀粉控释载体材料,并用于5-氨基水杨酸和多肽蛋白质药物的口服结肠靶向控制释放给药系统。此外,还利用不同抗消化性能的改性淀粉实现了香精、功能性蛋白和多肽的靶向控制释放和加工过程的稳态化(ZL2004 1 0015367.7、ZL2006 1 0036456.9、ZL2006 1 0037094.5、ZL2008 1 0198341.9)。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南理工大学,未经华南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30185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刹车手把启动的可调式电性感应结构
- 下一篇:自行车辅助把手间距可调的承置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