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具有密封结构的调心滚子轴承在审
申请号: | 201210301568.8 | 申请日: | 2012-08-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3629245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3-12 |
发明(设计)人: | 周国;刘际轩 | 申请(专利权)人: | 谢夫勒科技股份两合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C33/78 | 分类号: | F16C33/78;F16C33/58;F16C33/66;F16C33/30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骆苏华 |
地址: | 德国黑列*** | 国省代码: | 德国;DE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具有 密封 结构 滚子 轴承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调心滚子轴承,尤其涉及一种具有密封结构的调心滚子轴承。
背景技术
轴承内部通常注入有润滑油脂以保证轴承的正常运转,并且轴承通常都设有密封结构以防止润滑油脂泄漏。然而在轴承运转过程中,特别是在恶劣环境下运转时,如剧烈振动、高温、潮湿等,轴承内部的润滑油脂可能会发生泄漏,从而污染周围的其他装置。另外,外部的异物也可能会进入轴承内部,这同样会影响轴承内部各种元件的正常运转,并且缩短轴承的使用寿命。
中国发明专利200580034457.3号揭示了一种具有密封结构的调心滚子轴承,其包括内轴承套圈,其具有用于滚动体的滚道;以及定位在内轴承套圈径向外侧的外轴承套圈,其具有用于滚动体的滚道,至少在轴承的一侧处,轴承密封件布置在轴承中滚道的轴向外侧且设计为桥接内和外轴承套圈之间的空间,轴承密封件具有安装在外轴承套圈的内表面的环形槽中的外环形缘以及滑动地布置为接触内轴承套圈的外表面的内环形缘,轴承密封件的外缘和内缘由中间元件互连。由于该轴承密封结构为单层结构,轴承在恶劣环境下运转时,轴承密封件的内环形缘仍有可能与内轴承套圈的外表面分离从而造成油脂泄漏或异物进入。
中国实用新型专利200920192141.2号揭示了一种轴承的密封结构,其包括内圈、外圈、钢球及保持架。内圈与外圈之间间隔设置了内层密封圈和外层密封圈。其中,内层密封圈采用F型设计,而外层密封圈采用倒F型设计,这样两者可以实现互补,从而保证密封效果。此外,内层密封圈和外层密封圈之间还注入有油脂,从而有效阻止外部异物进入轴承内部而影响轴承正常运转。然而,由于内层密封圈和外层密封圈为间隔相对设置,这将占用轴承较大的空间。此外,若这种双重密封结构使用在调心滚子轴承中,在轴承转动时,外层密封圈与外圈之间将出现缝隙,从而造成油脂泄漏。
因此,需要提供一种具有改进的密封结构的调心滚子轴承以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解决的问题是提升调心滚子轴承的密封效果。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具有密封结构的调心滚子轴承,其包括内圈、外圈、位于内圈和外圈之间的保持架、安装于保持架内且位于内圈和外圈之间的若干滚子,及第一和第二密封件,所述第一密封件的第一端固定于所述外圈上,而第二端则抵靠于内圈上;所述第二密封件位于第一密封件的内侧,所述第二密封件的第一端固定于所述内圈上,而第二端则抵靠于第一密封件上。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第一密封件和第二密封件对调心滚子轴承提供了双层密封作用,从而大大提升了调心滚子轴承的密封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调心滚子轴承的立体图;
图2是图1所示调心滚子轴承没有安装第一密封件之前的前视图;
图3是图1所示调心滚子轴承的外圈的立体图;
图4是图1所示调心滚子轴承的保持架的立体图;
图5是图1所示调心滚子轴承的导向环的立体图;
图6是图1所示调心滚子轴承的内圈的立体图;
图7是图1所示调心滚子轴承的第二密封件的立体图;
图8是图1所示调心滚子轴承沿A-A线的剖面图;及
图9是图1所示调心滚子轴承沿A-A线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发明的调心滚子轴承包括外圈1、内圈5、位于外圈1和内圈5之间的保持架3、安装于保持架3内并且位于外圈1和内圈5之间的若干滚子2,及第一密封件6和第二密封件4。
如图3所示,本发明的外圈1包括环状的本体部10及位于本体部10一侧的第一安装槽11。本体部10的内表面上还形成有让所述滚子2滚动的第一滚道12,该第一滚道12为连续的曲面形状。如图4所示,本发明的保持架3的直径略微小于外圈1的内径,保持架3包括尺寸较大的外环31、尺寸较小的内环32及位于外环31和内环32之间连接两者的连接板33,其中,该连接板33上间隔设置有若干收容槽34以收容所述滚子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谢夫勒科技股份两合公司,未经谢夫勒科技股份两合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30156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