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带内外齿薄壁壳体零件加工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210301327.3 | 申请日: | 2012-08-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3624197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3-12 |
发明(设计)人: | 马飞;鲍超;杜尚军;熊秋萍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长征机械厂 |
主分类号: | B21H3/00 | 分类号: | B21H3/00 |
代理公司: | 成都蓉信三星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51106 | 代理人: | 杨春 |
地址: | 610100 四川省成***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内外 薄壁 壳体 零件 加工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塑性加工方法,尤其涉及一种带内外齿薄壁壳体零件加工方法。
背景技术
带内外齿薄壁壳体零件在汽车自动变速箱等机械传动领域有广泛的应用。DCT自动变速箱的离合器榖就是典型的带内外齿薄壁壳体零件,目前该零件的加工方法有两种:打齿成形和多道次拉深成形。打齿工艺是瑞士GROB公司发明的,其工艺特点是成形精度高,但其专机价格非常昂贵,设备的维护、保养费用高,导致打齿工艺的批产成本较高;多道次拉深工艺生产的零件表面质量差、生产效率低、模具寿命低、生产成本高。
面对当今形势,研究一种生产成本低、简单、高效的带内外齿薄壁壳体零件制造方法成为现在该领域技术人员迫切需要解决的技术难题。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带内外齿薄壁壳体零件加工方法,其工艺步骤简单,生产成本低,加工效率高,具有很好的实用性。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带内外齿薄壁壳体零件加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A:将平板坯料加工成杯形预制坯料,所述杯形预制坯料壁厚与带内外齿薄壁壳体零件的壁厚相同;
步骤B:制作一对相互啮合分别用于成形带内外齿薄壁壳体零件内、外齿的齿轮,其中用于成形带内外齿薄壁壳体零件内齿的齿轮为托辊,用于成形带内外齿薄壁壳体零件外齿的齿轮为滚压辊;
步骤C:将杯形预制坯料夹紧在托辊上,保证杯形预制坯料和托辊同步转动,同时使滚压辊同步与托辊相向转动,并沿径向向靠近托辊的方向进给,对杯形预制坯料施压,使之产生连续局部弯曲变形,完成带内外齿薄壁壳体零件的成形。
作为优选,滚压辊的轮齿根据带内外齿薄壁壳体零件外齿制作,其齿形和参数与带内外齿薄壁壳体零件外齿相同,托辊的轮齿根据带内外齿薄壁壳体零件内齿制作,其齿形和参数与带内外齿薄壁壳体零件内齿相同。
作为优选,托辊和滚压辊分别通过轴与一对分度圆相同相互啮合的标准齿轮连接。
作为优选,旋轮和芯模的转速为10-1000转/分钟。
作为优选,杯形预制坯料的加工采用拉深工艺。
作为优选,杯形预制坯料的加工采用旋压成形工艺。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通过托辊和滚压辊的相对旋转,可以直接将杯形预制坯料成形为带内外齿薄壁壳体零件,该过程仅需十几秒钟,工艺步骤简单,生产效率高。本发明属于连续局部塑形成形技术,主要的变形方式为弯曲,属于板料成形,成形过程中坯料的壁厚基本不变,成形力小,设备结构简单,工装模具寿命长,生产成本低,具有很好的实用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杯形预制坯料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杯形预制坯料的剖视图;
图3是本发明的加工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滚压辊和托辊与标准齿轮装配的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如图1至图4所示,一种带内外齿薄壁壳体零件加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A:将平板坯料加工成杯形预制坯料2,所述杯形预制坯料2壁厚与成形后的带内外齿薄壁壳体零件的壁厚相同,在本实施例中,作为优选,杯形预制坯料2的加工采用拉深工艺,当然也可以采用其他工艺,比如旋压成形工艺、机加工艺和挤压工艺等。
步骤B:制作一对相互啮合分别用于成形带内外齿薄壁壳体零件内、外齿的齿轮,其中用于成形带内外齿薄壁壳体零件内齿的齿轮为托辊3,用于成形带内外齿薄壁壳体零件外齿的齿轮为滚压辊1;
步骤C:将杯形预制坯料2夹紧在托辊3上,保证杯形预制坯料2和托辊3同步转动,同时使滚压辊1同步与托辊3相向转动,并沿径向向靠近托辊3的方向进给,对杯形预制坯料2施压,使之产生连续局部弯曲变形,完成带内外齿薄壁壳体零件的成形。该步骤可以采用任何满足该工艺要求的设备和机床。
在本实施例中,作为优选,滚压辊1的轮齿根据带内外齿薄壁壳体零件外齿制作,其齿形和参数与带内外齿薄壁壳体零件外齿相同,托辊3的轮齿根据带内外齿薄壁壳体零件内齿制作,其齿形和参数与带内外齿薄壁壳体零件内齿相同。所述参数包括齿数,模数,压力角,齿顶高,齿根高,齿宽等等。
在本实施例中,作为优选,托辊3和滚压辊1分别通过轴与一对分度圆相同相互啮合的标准齿轮连接。成形过程中两个标准齿轮首先啮合运动,随后带动托辊3和滚压辊1同步相向转动。标准齿轮的设计可以保证托辊3和旋压辊1之间的同步精密转动,提高了零件的精度和表面质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长征机械厂,未经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长征机械厂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30132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红木桌脚连接结构
- 下一篇:体外预应力钢束应力精确检测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