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具有高功率因数的LED控制电路及LED照明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210300718.3 | 申请日: | 2012-08-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2858062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1-02 |
发明(设计)人: | 谢靖;李照华;胡乔;赵春波;林道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明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5B37/02 | 分类号: | H05B37/02 |
代理公司: | 深圳中一专利商标事务所 44237 | 代理人: | 张全文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高新***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具有 功率因数 led 控制电路 照明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LED控制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具有高功率因数的LED控制电路及LED照明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LED作为一种新型光源,因其具备亮度强、能耗低且寿命长的优点而被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由于LED具有固定的正向导通电压,只有达到整个LED灯串的总的正向导通电压之和时,LED灯串才能发光。为了保证LED灯串能够正常稳定地工作,需要对其进行恒流控制,而传统的LED灯串的线性恒流控制方法就是通过将一个线性恒流控制电路连接于整流桥的输出端与LED灯串的输入端之间(如图1所示),或者连接于LED灯串的输出端与地之间(如图2所示)。而在市电供电条件下,采用上述线性恒流源对LED灯串进行恒流控制时,只有市电输入电压经整流桥后的电压大于LED灯串的导通电压时,LED灯串才会有电流流过,经过整流桥后的电压小于LED灯串的导通电压时,LED灯串没有电流流过,这样会使LED的利用率低且功率因数低。
为了解决上述传统的LED灯串的线性恒流控制方法所存在的问题,现有技术提出了两种解决方法。第一种方法是通过在整流桥的输出端增加一个高耐压的电解电容,通过该电解电容将输入的正弦波电压滤波成高于LED灯串的导通电压的直流电压,从而使LED灯串中的LED能够在整个时钟周期持续导通且有电流流过。虽然这样可以提高LED的利用率,但却降低了功率因数,且同时增加了系统成本,另外,由于电解电容使用寿命短,因此降低了电源的使用寿命;第二种方法则是通过减少LED灯串中的LED数量,从而通过减小LED灯串的总的正向导通电压,进而使LED在每个时钟周期内导通且有电流流过的时间增加,但这种解决方法却降低了输入电压的利用率,并使LED灯串的驱动电路承受更大的电压,加大了驱动电路的功耗,降低了系统效率。
综上所述,现有技术存在功率因数低且系统效率低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高功率因数的LED控制电路,旨在解决现有技术所存在的功率因数低且系统效率低的问题。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具有高功率因数的LED控制电路,与包含多个LED的LED灯串连接,所述LED灯串由多个LED灯组串接而成,所述多个LED灯组中的每个LED灯组包含特定数量的LED,所述每个LED灯组中LED的连接方式为串联连接方式、并联连接方式或串并联连接方式,所述LED控制电路包括:
多个输出电流控制模块、电阻Re及参考电压产生模块;
所述多个输出电流控制模块的数量与所述多个LED灯组的数量相同,所述多个输出电流控制模块中的每个输出电流控制模块包含一个电流输入端、一个参考电压端及一个输出端,所述每个输出电流控制模块的电流输入端分别与所述多个LED灯组中的每个LED灯组的输出端一一对应连接,所述每个输出电流控制模块的输出端共接于所述电阻Re的第一端,所述电阻Re的第二端接地,当所述LED灯串的输入电压达到某个LED灯组的正向导通电压与所述某个LED灯组的前级所有LED灯组的正向导通电压之和时,与所述某个LED灯组的输出端连接的输出电流控制模块会相应的导通;
所述参考电压产生模块具有多个输出端,所述多个输出端的数量与所述多个输出电流控制模块的数量相同,所述多个输出端分别与所述每个输出电流控制模块的参考电压端一一对应连接,所述参考电压产生模块为所述多个输出电流控制模块中的每个输出电流控制模块提供参考电压,所述参考电压与所述电阻Re共同确定所述每个输出电流控制模块的输出电流。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LED照明装置,所述LED照明装置包括整流桥、LED灯串和具有高功率因数的LED控制电路,所述LED控制电路与包含多个LED的LED灯串连接,所述LED灯串由多个LED灯组串接而成,所述多个LED灯组中的每个LED灯组包含特定数量的LED,所述每个LED灯组中LED的连接方式为串联连接方式、并联连接方式或串并联连接方式,所述LED控制电路包括:
多个输出电流控制模块、电阻Re及参考电压产生模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明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明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30071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