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大便采样和隐血自测器有效
申请号: | 201210299951.4 | 申请日: | 2012-08-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2798542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1-28 |
发明(设计)人: | 黄彦钦;郑树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1/04 | 分类号: | G01N1/04;G01N33/50 |
代理公司: | 杭州求是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00 | 代理人: | 张法高;赵杭丽 |
地址: | 310027***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大便 采样 隐血 自测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医疗器械,涉及一种粪便采样和隐血自测器,是一种适用于医院和家庭的辅助体外诊断器具。
背景技术
大便隐血检测是结直肠癌早诊和人群筛查的重要技术之一,大便隐血阳性者行结肠镜检查,可将肿瘤检出率提高4-6倍,是目前筛检结直肠肿瘤高危人群的最佳方法。每年检测大便隐血能使人群结直肠癌发病率和死亡率明显下降已被多个大规模队列研究所证实。大便隐血检测已被美国癌症协会、中国国家卫生部大肠癌早诊早治项目、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分会等多个权威组织推荐为最主要的人群结直肠癌筛查技术。
常规大便隐血检测需由被检者留取大便送检,由医院专业人员检测。但是,由于大便采集和送检的标本保存和运送要求较高,而到医院参加体检者经常忽略或没有便意而不送检大便。因此,实际的人群筛查和体检中,大便采样送检率较低。在一项杭州下城区、上海徐汇区和哈尔滨南岗区进行大肠癌筛查试验中,社区居民大便送检率不到40%。而实际上,胶体金免疫试纸检测大便隐血的操作方法十分简单,类似于早孕试纸,完全可由社区居民在家中自己检测,自己判定结果。
但是,粪便检测与尿液检测有明显不同:首先,大便较尿液易污染,大家不愿意直视或接触粪便。其次,粪便是固体,需先充分溶解于液体中后方可进行免疫试纸检测。再次,粪便采样量的控制较尿液困难。最后,检测操作中必需确保粪性液体不溢漏,否则不适合家用或非专业化的家庭检测。目前市面上尚无适合大便隐血自测的器具,一些免疫金标法大便隐血试剂厂家设计有各自的采便器,但其采便器无采样量控制装置,且均不包括检测器,所有检测都必需开放粪性液体。目前大便隐血仅限于专业医疗机构内进行,专业人员检测时一般先将粪便置于带缓冲液的容器内溶解,再将容器内粪液倒入小杯或小孔中,再将吸液试纸条插入小杯或小孔进行检测。检测中粪性液体开放,直视粪便次数多,操作中小杯和小孔容易倾覆溢漏液体,需带手套进行操作,检测器具分散不成套,不便于携带和运送,这些缺点使得目前的大便隐血无法由非专业人士自行测定。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大便采样和隐血自测器,是一种集大便样本标准化采集与隐血自测于一体的器具。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本发明由盖子和主体容器、采便棒、采便棒导引通道、粪便溶解池、粪液滤过管、试纸条检测槽和连通管组成,盖子固定有采便棒,采便棒的顶端为圆柱形固定端,其余部分为细小圆柱,圆柱形固定端固定于盖子内侧顶壁,并与盖子内壁形成狭窄的环柱间隙,盖子内壁上半段有螺纹,下半段光滑,采便棒尾端为较锋利的尖头,并刻有一段粘便螺纹;主体容器中间设有漏斗形的中空的采便棒导引通道,其上端为圆柱形通道颈部,圆柱形通道颈部上端外侧刻有推进螺纹,下端光滑,推进螺纹与盖子内壁上端刻有的螺纹相适,用于进一步推进盖子和主体容器结合,圆柱形通道颈部的内径与圆柱形固定端外径相适。采便棒导引通道的下端部分直径变细,与采便棒尾端细圆柱形直径相适,下端开口仅容采便棒细圆柱形尾端贴壁通过,主体容器下端离底部一定距离处为密封的粪便溶解池,在粪便溶解池底部中间固定有一个粪液滤过管,粪液滤过管下半部位于粪便溶解池外,在主体容器一侧设有试纸条检测槽,用于存放大便隐血检测用的试纸条,粪液滤过管底部的一侧连有一细小连通管,其另一端开口与试纸条检测容槽底部连接。试纸条检测容槽为透明管壁。采便棒通过采便棒导引通道的圆柱形通道颈部插入。
本发明提供第二种大便采样和隐血自测器,该器具与第一种的区别是:采便棒与盖子不固定,单独存放,仅在采便后将采便棒置入主体容器的采便棒导引通道内;盖子内壁全部为螺纹;采便棒导引通道的圆柱形通道颈部外侧全部刻有推进螺纹;采便棒的结构及主体容器的其他结构与第一种描述相同。
试纸条检测槽管壁由透明材料制成。
采便棒导引通道、粪便溶解池和粪液滤过管在主体容器中同一中心轴固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大学,未经浙江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29995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图像处理设备和图像处理方法
- 下一篇:锂电池全方位X-Ray在线检测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