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铝电解槽阴极软母线系列不停电焊接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299900.1 | 申请日: | 2012-08-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2806425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2-05 |
发明(设计)人: | 金岭;李彦文;马子敬;赵志华;李金国;石海朝;常桢;孙明;杨天坪;成律 | 申请(专利权)人: | 黄河鑫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K28/02 | 分类号: | B23K28/02 |
代理公司: | 西宁金语专利代理事务所 63101 | 代理人: | 哈庆华 |
地址: | 810600 青*** | 国省代码: | 青海;6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解槽 阴极 母线 系列 不停 焊接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解铝行业,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铝电解槽阴极软母线在损坏时进行系列不停电情况下的修复作业方法。
背景技术
、已有技术
1)运城市关铝设备材料有限公司的专利技术“一种抗磁干扰电弧焊接装置”,2008年底在190KA电解槽的阳极平衡母线上进行了成功的焊接试验。在2009年的继续研究开发试验中,采用了立体组合屏蔽、电磁屏蔽保护、安全操作保护进行了调整试验,于2009年10月进行了不停电焊接试验获得成功。彻底解决了特别是300KA以上电解槽在不停电情况下,就根本无法对电解槽槽边母线进行焊接的世界级难题;为电解铝行业在生产运行中的节能减排、降低生产运行成本,将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是对190KA以上电解槽事故检修技术上的一次重大改革与创新;彻底解决了槽边母线损毁后不停电就无法修复而带病运行的难题;解决了槽边母线连接课题的设计难题(见:http://www.alu.cn/glsbcl/newsdetail-40928.html)。
以上加粗字体是该企业原文叙述,笔者认为确实能够解决电解槽铝母线焊接难题,但用“彻底解决了”夸大了该技术使用用途。缺点:一,要根据母线不同的焊接部位,设计制作不同的电磁屏蔽装置,电解槽不同、焊接部位不同,屏蔽装置也就不同,通用性不好;二,在电解槽“软母线焊接部位、空间狭小无法进行电磁屏蔽的部位”应用该技术,存在不确定性;三、必须使用电磁屏蔽装置。
2)“电解槽铝母线带电焊接方法” (发明专利号:200810153133 )是一种电解槽铝母线带电(在此指“系列不停电”)焊接方法,在爆炸焊接块的前方放置一不锈钢屏蔽环,然后进行常规的连接钢板堆焊焊接,割除爆炸焊接块和阴极铝软带,最后用连接钢板将阴极钢棒和新的爆炸焊接块用焊接的方法连接起来;并将新的阴极铝软带焊接在爆炸焊接块上。本发明的优点是:1、由于用一不锈钢屏蔽环放置在爆炸焊接块前方进行磁场屏蔽,因此可避免由于一台电解槽大修而进行停电维修,影响一系列电解槽生产,造成系列停电,从而保证了电解槽的平稳运行,提高了生产效率,延长了电解槽的寿命。2、方法简单、操作容易,不需要任何设备,及宜实施,因为是在正常环境下焊接的,所以焊接的质量符合工艺要求。
该专利与上述第一种方法相似,缺点相同。
3)中国铝业股份有限公司王胜利;尹国勋等人的发明专利“一种铝母材的熔铸焊接方法”,专利 公开号CN1788885,公开了一种铝母材的熔铸焊接方法,即对铝母材待焊表面进行清污、除油、去除氧化膜处理,在待焊母材表面涂抹助焊剂,根据接头的形状和要求,用耐火阻燃材料在焊接接头位置做成熔铸腔,对铝母材进行预热,铝母材温度达到100-200℃后,用熔炼设备加热熔化按一定比例配制好的铝和铝合金,将熔融的铝合金液浇铸到熔腔内,利用熔融金属的高温熔化母材金属,同时填充焊缝,实现焊接的一种焊接方法。这种焊接方法解决了强磁场中铝母线焊接难题,可以实现铝电解槽损坏母线的不停电焊接,从而不会对电解铝的生产带来影响。
该方法缺点是:无法对软母线进行焊接。
4)中化二建集团有限公司刘晨晞 申请的发明专利“水平敷设大截面铝母线焊接施工方法” ,公开号: CN102126072A,为了解决大截面铝母线焊接时易出现的焊接变形和热裂纹,提高焊接效率,本发明提供一种水平敷设大截面铝母线焊接施工方法,该方法是将需要焊接的铝母线组对固定后放置于一个带有加热器的焊接熔池结晶槽内,采用半自动熔化极MIG双脉冲氩弧焊焊接的同时将铝条做为焊接材料直接插入熔池焊接,焊接开始前,对母线焊接部位两端进行预热,预热温度为150—250℃,焊接过程中始终保持铝母线焊接部位温度在150—250℃范围内。与现有技术相比,填充焊接材料可降低熔池温度并提高焊接速度,结晶槽在焊接过程中对焊接部位进行加热,减少了焊缝的气孔生成,有利于减少焊接变形和热裂纹。
该方法缺点是:无法对软母线进行焊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黄河鑫业有限公司,未经黄河鑫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29990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