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松装配铅酸蓄电池装配压力的测试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210299466.7 | 申请日: | 2012-08-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2809449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2-05 |
发明(设计)人: | 袁芳;郭磊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理士电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L1/00 | 分类号: | G01L1/00 |
代理公司: | 淮安市科翔专利商标事务所 32110 | 代理人: | 韩晓斌 |
地址: | 2116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装配 蓄电池 压力 测试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松装配铅酸蓄电池,具体涉及一种松装配铅酸蓄电池装配压力的测试方法。
背景技术
松装配铅酸蓄电池有专门的排气孔,在使用过程中,要定期给电池补水,所以往往采用符合玻纤或者PE隔板,同时采用松装配的结构。但是如果装配压力太小,电池的内阻就会很大,影响电池的起动性能,同时电池在震动过程中,尤其是汽车电池、摩托车电池,极板上的活性物质更容易脱落,导致电池短路和容量下降,因此在设计时,我们往往要保证极群有一定的装配压力。所以需要一种方法来测试并保证松装配电池有一定的装配压力。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松装配铅酸蓄电池极群装配压力的测试方法,通过该方法就能对电池的装配性能进行测试分析,由得到的结果及时对极板厚度及隔板厚度做出调整,从而保证电池性能。
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是:首先,将电池烧焊好,正负极群上都焊上端子,记录下每个极群的重量,装进电池壳;然后,用一根连接条穿过正负端子,将电池壳固定起来;最后,用拉力秤钩起连接条用力拉极群,记录拉起极群的拉脱力,扣除掉极群的重力,即为电池的装配压力。
本发明的测试方法简单,操作容易,结果准确可靠,依据测试结果在电池设计过程中对隔板厚度或者极板厚度做出调整,从而保证电池的性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检测方法的示意图。
图中:1电池端子,2电池壳,3连接条,4拉力秤。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包好要测电池的极群,正负极群上都焊上端子,记录下每个极群的重量,装进电池壳;用一根连接条穿过正负端子,将电池壳固定起来;用拉力秤钩起连接条用力拉极群,记录拉起极群时的拉脱力,扣除掉极群重力,就是电池的装配压力。
下面结合具体的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测试方法,这些实施例不能理解为是对技术方案的限制。
依以下具体步骤测试电池LB5L-B2不同隔板厚度下的装配压力,从而确定这款电池的隔板厚度:分别用0.8mm、0.9mm、1.0mm的隔板包好极群,正负极群均焊上端子,称量并记录极群的重量,装进电池壳;用一根连接条穿过正负端子,将电池壳固定起来;用拉力秤钩起连接条用力拉极群,记录拉起极群时的拉脱力,扣除掉极群重力,就是电池的装配压力;测量结果如下:
从测试结果可以看出,0.8mm隔板的装配压力偏小,极群很容易就能拉出,1.0mm隔板的装配压力偏大,容易刺穿隔板,0.9mm隔板刚好合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理士电池有限公司,未经江苏理士电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29946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太阳能便民自动投币式冷藏售货机
- 下一篇:跨平台打包程序的方法及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