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软冰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299386.1 | 申请日: | 2012-08-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2838969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2-26 |
发明(设计)人: | 伍燕 | 申请(专利权)人: | 伍燕 |
主分类号: | C09K5/06 | 分类号: | C09K5/06;F25C1/00;A61F7/10;A61K31/045;A61P25/00;A61P29/00;A61P21/00 |
代理公司: | 成都顶峰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24 | 代理人: | 成实 |
地址: | 610000 四川省成都市金堂***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软冰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临床上使用的物理降温产品有冰块、化学冰袋、冰帽、降温毯等,已在医疗方面得到了十分广泛的应用,例如:降低发烧病人的体温,临时性抢救脑外伤、脑出血病人等等。上述降温产品中冰块多用于病人降低体温,但因体积较大,而不宜同时在多个部位放置,具有较强的局限性,尤其是小儿患者,容易冻伤娇嫩耳廓皮肤,使用大冰袋容易造成周围正常皮肤冻伤,增加病人痛苦;特别是冷冻后的冰块较硬,病人感觉不舒服,且遇手腕等需要弯曲的地方,硬的冰块与人体接触面小因而降温效果差;且现有的冰块冷冻持续降温时间过短,需要及时的更换冰块以达到降温的目的,操作麻烦;化学冰袋容易出现化学烧伤;冰帽、降温毯这类产品价格昂贵、操作不便,且遇停电便不能使用。
鉴于上述现状,新的适合环境实际需求的冰块类型,尤其是质地较软的冰块急需出现。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软冰及其制备方法,解决现有技术中冰块过于坚硬容易给使用者造成伤害以及持续降温时间过短等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软冰,由乙醇、冰片、凡士林、盐和水组成。
进一步地,软冰是由下列重量份的组分组成:
乙醇 50~100份
冰片 30~50份
凡士林 15~30份
盐 50~100份
水 500~1000份。
作为一种优选,软冰是由下列重量份的组分组成:乙醇77份、冰片40份、凡士林23份、盐80份和水780份。
软冰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分别称量乙醇、冰片、凡士林、盐和水;
(2)将盐溶于水中;
(3)加入乙醇;
(4)边搅拌边加入冰片和凡士林形成混合物;
(5)将混合物放置于小于零度的条件下冷冻1小时以上。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5)中混合物分装在软性容器里进行冷冻;冷冻后的混合物处于柔软状,即为软冰,可根据患者需降温的部位的不同,将软冰的外形塑成相应的形状,以增加患者使用的舒适度。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及有益效果:
(1)本发明使用时装入密封的软性容器中,不滴水、不泄漏,能长期反复使用,且可涉足各种保冷降温的需要;
(2)本发明使用了冰片、乙醇、盐,等混合物具有开窍醒神、清热解毒、防腐生肌、止痛、消肿之功作用并能在超低温下依然保持柔软状态,可塑性强,并具有柔软性、舒适性都很强的特点;
(3)本发明在医疗使用中,由于始终保持柔软状态无须担心对病人造成硬伤,因此具有良好的可塑性,可极大地方便医护人员和患者;所有的材料都是对人体无任何危害,且制冷时间大约持续在2~3小时/次,很好的解决了现有软冰的制冷时间太长则容易给病人造成冻伤,降温时间太短则达不到比较好的降温效果的问题;
(4)本发明制造工艺简单,成本低廉,易于推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包括但不限于下列实施例。
实施例1
取154g乙醇、80g冰片、46g凡士林、160g盐和1560g水,首先将160g盐溶于1560g水中,再加入154g乙醇,之后一边搅拌一边加入80g冰片和160g凡士林,搅拌均匀后,放置1小时后装入塑料袋内,密封后放入冰箱内冷冻1小时后,最后取出冷冻后的软冰将其外形制成适于人体不同解剖学部位,可与不同生理轮廓的皮肤充分接触,降温迅速。
使用时,先将本发明的软冰放置于冰箱内冷冻1小时,冷却后软冰温度可达到零下50℃;取出冷却后的软冰在其外部包裹上毛巾放在人体大血管走行处:头枕部、腹股沟、大腿根部、颈项双侧,每人使用5~8个本发明,且每4~6小时交替更换。本发明软冰降温迅速持续时间长,临床效果好。
实施例2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区别仅在于原料的各组分的含量不同,具体如下:乙醇120g、冰片66g、凡士林38g、盐130g和水1146g。
实施例3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区别仅在于原料的各组分的含量不同,具体如下:乙醇200g、冰片100g、凡士林60g、盐200g和水2000g。
实施例4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伍燕,未经伍燕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29938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