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调速器纯手动控制液压闭环装置无效
| 申请号: | 201210299385.7 | 申请日: | 2012-08-22 |
| 公开(公告)号: | CN102777315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1-14 |
| 发明(设计)人: | 杨开黎;毛羽波;孔令义;朴秀日 | 申请(专利权)人: | 哈尔滨电机厂有限责任公司 |
| 主分类号: | F03B15/00 | 分类号: | F03B15/0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150040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香坊区***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调速器 手动 控制 液压 闭环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调速器纯手动控制液压闭环装置。
背景技术
在调速器液压控制系统中,经常使用手动控制功能。此功能的实现需要闭环控制才能得到精确的控制结果,否则接力器就会产生漂移,使手动控制失败。传统的调速器手动闭环控制采用杠杆或钢丝绳直接反馈到调速器,工地实现极为复杂,同时会因为钢丝绳弹性变形等引起控制精度下降等问题。在国际上,大多采用电气闭环控制,取消了手动控制功能,在自动控制出现故障时,调速器直接将机组关闭。在国内的调速器上,应用纯手动控制较多。纯手动控制可以降调试工作的难度,在自动控制出现故障时,如果为非闭环控制,仅能作为应急操作的一种措施,设计其成为闭环控制能够特到较为精确的控制。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能实现手动操作液压闭环结构,应用于具有纯手动操作功能的水轮发电机组中,实现纯手动操作的闭环控制。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调速器纯手动控制液压闭环装置,操作机构(4)固定于液压离合器(3)的输出轴端部,接力器位置平衡阀(5)位于操作机构(4)的上方,固定在液压离合器(3)壳体的支架上。传动齿轮(2)固定于液压离合器(3)输入轴上,定位弹簧(6)位于液压离合器(3)输出轴下部的卡槽内,传动链条(1)与传动齿轮(2)相啮合,操作机构(4)为凸轮结构。
操作机构(4)外边缘与接力器位置平衡阀(5)的阀芯导杆接触。
本发明传动链条带动传动齿轮转动,液压离合器通过与传动齿轮连接,与传动齿轮一起转动。液压离合器在啮合状态时,能够带动操作机构一起转动,操作结构为凸轮结构,操作机构控制接力器位置平衡阀的工作位置。
采用液压离合器结构,使离合器投入工作实现与调速器液压操作回路逻辑闭锁,能够有效防止因误动作引起装置投入使用。
采用定位弹簧支撑,使液压离合器输出轴端在液压离合器未啮合状态时,处于一个稳定状态,从而使操作机构位于一个固定状态,能够得到准确的接力器位置平衡阀的工作位置。
本发明实现了调速器控制领域未采用过的液压闭环控制。本发明的优点为:(1)通过实现一种简单结构的手动控制的液压闭锁,使调速器手动控制具有更广泛应用前景。(2)将接力器的行程输出转换为液压输出,与控制头配合使用,能够实现手动精确控制。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简图
图2为本发明的原理简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的本发明为一种调速器纯手动控制液压闭环装置,操作机构4固定于液压离合器3的输出轴端部,接力器位置平衡阀5位于操作机构4的上方,固定在液压离合器3壳体的支架上。传动齿轮2固定于液压离合器3输入轴上,定位弹簧6位于液压离合器3输出轴下部的卡槽内,传动链条1与传动齿轮2相啮合,操作机构4为凸轮结构。
操作机构4外边缘与接力器位置平衡阀5的阀芯导杆接触。
如图2所示,传动链条1带动传动齿轮2转动,液压离合器3通过与传动齿轮2啮合,与传动齿轮2一起转动。液压离合器3在啮合状态时,能够带动操作机构4一起转动,操作机构4为凸轮结构,操作机构4控制接力器位置平衡阀5的工作位置。
传动链条1能够精确跟随导叶接力器移动,液压离合器3能够将传动链条1的具体位置通过与操作机构4传递给接力器位置平衡阀5,接力器位置平衡阀5将导叶接力器的位移输出转换为液压输出。液压输出作为负反馈控制控制头,使导叶接力器回到初始位置。
在导叶接力器不需要保持位置或紧急停机时,液压离合器3能够使操作机构4与传动齿轮2完全脱离开,不影响接力器的运动。
本发明利用传动机构将导叶接力器的位移输出转换为液压输出,作为反馈信号控制控制头,从而实现调速器纯手动控制时的闭环控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哈尔滨电机厂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哈尔滨电机厂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29938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