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寒地桑树育种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299340.X | 申请日: | 2012-08-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2783343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1-21 |
发明(设计)人: | 吴庭贵 | 申请(专利权)人: | 吴庭贵 |
主分类号: | A01G1/00 | 分类号: | A01G1/00;A01G1/06;A01H1/02 |
代理公司: | 哈尔滨东方专利事务所 23118 | 代理人: | 陈晓光 |
地址: | 150026 黑龙江省哈尔***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桑树 育种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寒地桑树育种方法。
背景技术:
我国的蚕桑业生产中心的分布格局,与自然气候条件和社会经济状况是密切相关的。在过去相当长一段时期,我国蚕桑业主要集中在劳动力资源丰富、交通便利、土壤肥沃和经济繁荣的东部地区。但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发展,东部蚕桑区的产业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各种工业企业发展迅速,东部的土地、劳动力等要素成本上涨,东南部沿海工业与农业(包括蚕桑业)争地矛盾日益尖锐,桑田大面积缩小,而工业化带来的污染,导致桑叶污染、蚕病频发和茧丝质量下降严重的现象频频出现,使传统的桑蚕业逐渐失去了发展优势,其结果导致蚕桑业出现了萎缩。“十五”期间,由于我国东部因产业结构调整等因素使得主产区的蚕桑业明显下滑,导致我国在全球蚕茧生产的比重逐年下降了约2个百分点,削弱了我国桑蚕业在国际上的优势地位。据统计,1990年,广东、浙江和江苏三省的桑园面积分别是19800公顷、87267公顷、116333公顷,而到了1999年,其面积分别为11667公顷、77333公顷、80000公顷,种植面积下降是明显的。而与此同时,重庆、广西和云南的桑园面积却增长了两倍。由此可见,20世纪90年代我国蚕桑业已呈现向西部转移的倾向。到2002年,苏、浙、川、鲁、桂、渝、皖和粤八个省市的蚕茧产量占全国总量的89%,说明我国东部和中西部均有蚕桑业的支柱产业,这正是我国蚕桑业开始转移后形成的新格局。而到了2003年,我国东部地区的蚕桑业滑坡已非常明显,各省蚕茧产量下降了10%-18%,最严重的是浙江为20%,我国东部各蚕桑区的蚕茧量明显地逐年下滑已成定局。据分析,到2015年,世界生丝的需求总量可能在10万吨,要维护我国蚕桑业在世界的龙头地位,蚕丝产量必须达到8万吨,蚕茧产量必须维持在65万吨。在我国东部地区蚕桑业受到严重冲击的情况下,这些指标无疑对我国当前的蚕桑业构成巨大压力。
鉴于这种情况,国家提出了我国桑蚕业“东桑西扩,南桑北移”的发展战略,计划用四年时间,在上述地区建设200个万亩优质蚕桑基地。这一方面解决了我国东南部工、农、桑三业争地矛盾和环境污染对桑蚕业的严重影响,另一方面西北部地区环境污染程度低、温差较大,既有利于桑树的生长,更有利于丝绸质量的提高。而且西北部地区发展桑蚕业又是当地群众脱贫致富的有效途径。
我国是世界上种桑养蚕最早的国家,种桑养蚕是中国几千年来的传统产业。据统计,在新中国成立的1949年,全国桑园面积只有19.84万公顷,蚕茧产量3.09万吨。我国蚕桑业在经过了20多年的曲折发展后,直到1970年,我国桑园面积达到23.34万公顷,蚕茧产量12.15万吨,首次超过了日本,位居世界第一。从此以后,我国就一直位居世界蚕桑业巨头的宝座。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蚕桑业发展的顶峰时期,是在上个世纪末期的90年代前后。1994年,我国蚕茧产量达77.69万吨,全国有26个省市发展蚕桑业。1995年,全国桑园面积为116.7万公顷,蚕茧产量仍达75.98万吨。2005年全国桑园面积达71万亩2,生产蚕茧58.9万吨,年缫丝产量近7万吨,丝织产品53亿m,年产值约700亿元,居世界第一位。
中国是世界上桑树种类和桑树栽培面积最多的国家,也是桑树栽培历史最悠久的国家。桑树在中国各地均有分布,按照分类学划分,可分为15个桑种和4个变种;按照自然地理情况可分为8大区;从栽培范围来看,东北自哈尔滨以南,西北从内蒙古南部至新疆、青海、甘肃、陕西,南至广东、广西,东至台湾,西至四川、云南,并以长江、珠江、黄河三大流域栽培最多。长江流域全年可养蚕4~5次,产茧量占全国的80%以上,其中尤以四川、浙江、江苏三省最为发达. 珠江流域全年可养蚕7~8次,集中在广东省的顺德、中山等地,产茧量占全国的7%左右。黄河流域全年可养3~4次,主要集中在山东、山西、陕西、河北、河南等省,产茧量占全国6%。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适应北方寒冷地区种植效果好成活率高的寒地桑树育种方法。
上述的目的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寒地桑树育种方法,本方法共有四部分,第一部分杂交方法,第二部分育苗方法,第三部分性状分析,第四部分数据处理方法。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吴庭贵,未经吴庭贵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299340.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茶盘
- 下一篇:多层软性线路板金手指的安装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