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净化循环水水产养殖系统无效
申请号: | 201210298302.2 | 申请日: | 2012-08-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2771436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1-14 |
发明(设计)人: | 郑秋真;黄文华;陈熙春;江仁党 | 申请(专利权)人: | 清流县清泉特种水产养殖场 |
主分类号: | A01K63/00 | 分类号: | A01K63/00;A01K63/04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首创君合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5204 | 代理人: | 李雁翔 |
地址: | 365313 福***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净化 循环 水产 养殖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水产养殖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净化循环水水产养殖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水产养殖业也得到迅猛发展。目前,我国水产养殖模式大多仍采用传统的粗放型养殖模式,即利用天然水进行自然养殖,这种模式的不足之处在于:1、养殖废水的直接排放造成大量水资源的浪费,且由于在水产养殖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生物代谢物和剩余残饵等,养殖废水的直接排放会造成环境污染;2、由于养殖温度、水质等因素无法有效控制,水产养殖缺乏科学管理,养殖周期长,养殖效益低。
近年来,人们开始研究循环水水产养殖系统, 循环水水产养殖具有节水、节地、节电、高密度集约化、提高成活率、缩短养殖周期和废水排放可控的特点,符合可持续发展要求,是未来水产养殖方式转变的发展方向。循环水水产养殖系统一般包括固液分离、蛋白质分离、生物净化、曝气、消毒和增氧等流程。但现有循环水水产养殖系统不足之处:所需的投资和系统运行成本较高,养殖废水中氨氮、亚硝酸盐等处理效果不佳,生物膜修复滞后,有的对水产品的品质还有影响,系统运行复杂,可操作性不强,因此此类系统在推广应用中受到很大的制约。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投资和运行费用较低,适合于工厂化养殖,节能高效,设计合理,安全可靠的净化循环水水产养殖系统。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净化循环水水产养殖系统,包括养殖容器、第一道微生物净化池、第二道微生物净化池、第三道微生物净化池、曝气增氧机、控温装置、补水装置、水泵、水质监测装置、沉淀物处理池、水管、气管;养殖容器、第一道微生物净化池、第二道微生物净化池、第三道微生物净化池通过水管依次相连,第三道微生物净化池还通过水泵、水管与养殖容器相连,第三道微生物净化池内设置有控温装置,曝气增氧机通过气管分别与养殖容器、第一道微生物净化池、第二道微生物净化池、第三道微生物净化池相连,养殖容器的底部通过管道与沉淀物处理池相连,养殖容器还连接有水质监测装置,补水装置与第三道微生物净化池相连。
所述养殖容器为一组养殖容器。
所述养殖容器为玻璃养殖缸。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1、本发明通过采用如玻璃养殖缸的养殖容器进行水产养殖并设置三道微生物净化池、曝气增氧机、控温装置、补水装置、沉淀物处理池等装置,养殖容器排出水在微生物净化池经过滤和微生物对有机物分解净化等,能快速修复生物膜,有效降低氨氮、亚硝酸盐等有害物质,达到良好的循环水水质标准;2、养殖容器排出水经三道微生物净化池处理回流到养殖容器进行循环使用,即能节约90%以上的水资源;3、本发明通过在第三道微生物净化池内设置控温装置,控制鱼类最佳生长的适温范围,保持稳定的水质,达到一年四季都可以养殖,缩短30%以上的养殖周期,饵料效率提高10%以上,养殖成活率95%以上;4、本净化循环水水产养殖系统所需的投资和运行费用较低,系统设计合理,操作简单,是一种节能、高效、低成本且适用于工厂化水产养殖的新型养殖系统。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种净化循环水水产养殖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符号说明:1-曝气增氧机;2-养殖容器;3-出水管; 4-第一道微生物净化池;5-第二道微生物净化池; 6-第三道微生物净化池; 7-沉淀物处理池; 8-水泵;
9-回流水管; 10-控温装置; 11-补水装置; 12-沉淀物排放管; 13-气管;
14-水质监测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说明。
本发明一种净化循环水水产养殖系统的实施例结构,如图1所示,包括包括养殖容器2、第一道微生物净化池4、第二道微生物净化池5、第三道微生物净化池6、曝气增氧机1、控温装置10、补水装置11、水泵8、水质监测装置14、沉淀物处理池7、出水管3、回流水管9、气管13。养殖容器2、第一道微生物净化池4、第二道微生物净化池5、第三道微生物净化池6通过出水管3依次相连,第三道微生物净化池6还通过水泵8、回流水管9与养殖容器2相连,第三道微生物净化池6内设置有控温装置10。曝气增氧机1通过气管13分别与养殖容器2、第一道微生物净化池4、第二道微生物净化池5、第三道微生物净化池6相连。养殖容器2的底部通过沉淀物排放管12与沉淀物处理池7相连,养殖容器2还连接有水质监测装置14。补水装置11与第三道微生物净化池6相连。养殖容器2由一组玻璃养殖缸组成,养殖容器2的数量可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置。
在养殖过程中,水产品放置于养殖容器2内养殖,养殖排出水通过出水管3依次进入第一道微生物净化池4、第二道微生物净化池5、第三道微生物净化池6进行微生物净化处理,净化处理后的水通过水泵8抽回养殖容器2内,从而实现水资源循环利用。当养殖容器2的残饵或其它固体废渣积累到一定量时可将其排放至沉淀物处理池7进行处理。曝气增氧机1可根据需要向养殖容器2、第一道微生物净化池4、第二道微生物净化池5、第三道微生物净化池6内输送氧气。控温装置10可用于调节控制回流到养殖容器2的循环水的温度,水质监测装置14可用于监控养殖容器2的水质情况,补水装置11可用于给系统适时补充水源。本净化循环水水产养殖系统所需的投资和运行费用较低,设计合理,养殖用水循环利用率高,是一种理想的工厂化水产养殖系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清流县清泉特种水产养殖场,未经清流县清泉特种水产养殖场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29830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汽车防撞梁用钢带
- 下一篇:一种氯丙烯氧化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