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印染厂污泥脱水除臭系统无效
申请号: | 201210298231.6 | 申请日: | 2012-08-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3626377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3-12 |
发明(设计)人: | 章传兴 | 申请(专利权)人: | 绍兴县永通丝绸印染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11/14 | 分类号: | C02F11/14;B08B15/04 |
代理公司: | 绍兴市越兴专利事务所 33220 | 代理人: | 蒋卫东 |
地址: | 312025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印染厂 污泥 脱水 除臭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污泥处理装置,具体涉及一种印染厂污泥脱水除臭系统,属于环保设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国家对环保要求的提高、人们环保意识的增强以及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对污泥的处理成了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如果污泥处理不好会造成对环境的二次污染,并次生一系列的社会问题。
污泥脱水是污泥处理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现有技术的污泥脱水方式通常采用烘干设备用高温来将污泥进行烘干,然而在烘干过程中会产生大量含有有害颗粒物的的水汽以及臭气,如果对水汽和臭气不进行处理,仍然会对空气及水体进行二次污染;同时,采用高温加热的方式来处理污泥的能耗也较大,成本高。
因此,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确有必要提供一种具有改良结构的印染厂污泥脱水除臭系统,以克服现有技术中的所述缺陷。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耗低且不会产生二次污染的印染厂污泥脱水除臭系统。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印染厂污泥脱水除臭系统,其包括污泥调配池、进料泵、脱水机、输送机、粉剂筒、投药泵、射流泵、进水管、储药箱、加药泵、稀释管以及吸臭气装置;其中,所述污泥调配池、进料泵以及脱水机依次通过一污泥输送管道连接;所述投药泵设置于粉剂筒的底部,该投药泵、射流泵以及储药箱依次通过一投药管道连接;所述进水管亦连接至储药箱上;所述储药箱以及稀释管分别连接至加药泵上,该加药泵通过一加药管道连接至脱水机的一端;所述输送机位于脱水机的底部;所述吸臭气装置连接于脱水机的一端,其具有一储气筒。
本发明的印染厂污泥脱水除臭系统进一步设置为:于所述污泥调配池内设有浓度计、搅拌棒以及液位计。
本发明的印染厂污泥脱水除臭系统进一步设置为:于所述污泥输送管道上连接有一清洗管。
本发明的印染厂污泥脱水除臭系统进一步设置为:于所述污泥调配池和进料泵之间的污泥输送管道上设有一切割机;于进料泵和脱水机之间的污泥输送管道上设有一进料流量计。
本发明的印染厂污泥脱水除臭系统进一步设置为:于所述投药泵和射流泵之间的投药管道上设有一投药阀;于所述进水管上设有一进水阀。
本发明的印染厂污泥脱水除臭系统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储药箱的顶部设有一搅拌桶,该搅拌桶内设有搅拌机。
本发明的印染厂污泥脱水除臭系统还设置为:于所述稀释管上设有一稀释水阀。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发明的印染厂污泥脱水除臭系统结构简单,其通过设置一能添加絮凝剂的加药系统,从而使污泥中的固液分离,使污泥处理效果更好,且不会造成二次污染;同时,通过脱水机来干燥污泥相比烘干污泥的方式具有能耗低,效率高等诸多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印染厂污泥脱水除臭系统的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说明书附图1所示,本发明为一种印染厂污泥脱水除臭系统,其由污泥调配池1、进料泵2、脱水机3、输送机4、粉剂筒5、投药泵6、射流泵7、进水管8、储药箱9、加药泵10、吸臭气装置11以及稀释管12等几部分组成。
其中,所述污泥调配池1、进料泵2以及脱水机3依次通过一污泥输送管道13连接。所述污泥调配池1内可收纳污泥,其内设有用于测量污泥浓度的浓度计14、防止污泥沉淀的搅拌棒15以及测量污泥液位的液位计16。所述进料泵2用于将污泥调配池1内的污泥输入脱水机3内进行脱水干燥。
进一步的,于所述污泥输送管道13上连接有一清洗管17,该清洗管17可冲洗污泥输送管道13,避免污泥堵塞污泥输送管道13。于所述污泥调配池1和进料泵2之间的污泥输送管道13上设有一切割机18,该切割机18能将污泥进行切割成较小块状结构,从而便于进料泵2输送以及脱水机3脱水。于进料泵2和脱水机3之间的污泥输送管道13上设有一进料流量计19,该进料流量计19用于监控输送至脱水机3中污泥量,避免污泥进入脱水机3过多或过少,使污泥脱水充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绍兴县永通丝绸印染有限公司,未经绍兴县永通丝绸印染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29823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控制打印图像中的光泽水平的方法和设备
- 下一篇:冷却器余热利用装置